本版导读
渭南建成三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
实施星火计划成为强市富民的科技源泉
本报讯 渭南市自1986年实施星火计划以来,以培训农民技术骨干为突破口,狠抓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先后建成3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科学技术的强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累计实施各类星火计划项目367个,实现产值25.7亿元,利税6.3亿元。
临渭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开发的植物抗病毒营养液项目——“小叶敌”系列产品,已有10余个新产品问世,产品销往20多个省区市,年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利税27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只是渭南市整体实施星火计划的一个缩影。近些年,该市实施星火计划已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单一到密集,有序发展,使星火计划遍布乡野。实施中,他们坚持以科技振兴农村经济、推动乡镇企业上档次为核心,大力加快星火密集区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临渭区、华阳市和蒲城蒲西3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水平的产业化经济。星火技术密集区成为当地强市富民的科技源泉。华阳市星火技术密集区培育的渔业、矿产和旅游三大产业,取得科技成果80余项,促进了华阳市经济的发展;蒲城县蒲西星火技术密集区由7个乡镇组成,总投资8260万元,年产值3.4个亿,利税4200万元,已形成了以粮食、农产品加工、果品等7大支柱产业。
在实施星火计划中,渭南市还注重培养自已的人才和农副产品名牌,目前已培训农村科技人员6万人次,开发引进产品近百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如“重泉牌”苹果已走出陕西,“尧山牌”酥梨成为国宴上的佳品,因而喜获“中华名果”的殊荣。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