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26日
头版
01

透过实事看作风

办实事,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反映其作风的一个“窗口”。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不是办实事与有没有好作风紧密相连,透过实事尤其是那些关乎群众利益的实事,能够看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状况。

办实事,就是要从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出发,把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使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座座桥梁,成为人民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一个个载体。所以,办实事是为人民谋利益、给群众以实惠的最好方式。

透过实事看作风,就要看党员干部为群众办了什么实事,办了多少实事,以什么方式办实事,以及群众从党员干部的工作中得到了什么实惠。

透过实事看作风,是因为实事关乎群众冷暖,反映群众意愿,集中了群众的要求。对实事,群众心中有杆秤。办实事,就要从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不满意、最急需办的事抓起,举凡经济发展、衣食住行、读书就业、扶贫帮困诸方面,那里群众难处多、意见大、要求迫切,那里便有政府应办的实事。所以,实事办得及时不及时,实在不实在、到位不到位,群众看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因此,若要知道一个单位或者某个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就不妨看看其对待办实事的态度。

实事,对群众来说,往往是一些贴心贴肉的“小事”;对领导干部而言,大多是职责范围的份内事,是一种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实在事。如果非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不办,不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不做,或者舍本逐末、哗众取宠,这样的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事”。如果唱功好、做功差,讲在嘴上写在报告上的多,落实的兑现的少,或者热衷于形象工程、门面工程,满足于对下有个说法、对上能够交代,群众享受不到真正的便利和实惠,就不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如果该办的事不办,不该办、不必办、没条件办的事却硬要办,想当然、拍脑袋、图虚名、谋私利,那就不只是思想作风不正、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了

(云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