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MBA还是“M秕A”
·公孙商·
新学期开学不久,某高校迎来了其第一批攻读MBA的研究生。这些MBA研究生们满怀信心地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交上高昂的学费,为的是能够读书求学,获得相应的知识。
然而,令他们非常失望的是,该高校在培养MBA方面实在是毫无经验可谈,以至于闹出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学生到校后一周,学校居然连MBA的学制问题都还没最后敲定下来。不仅如此,该校在培养MBA方面的师资力量也甚是落后,有些课程一时请不到教授,只好先空着。这还不算,最糟糕的是,该校连MBA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都还没来得及制定出来,竟在课堂上要求刚入学的新生帮助拟定MBA培养计划,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难想像,像这样的高校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MBA们?几年之后,这些人即便有幸按时捧走了该高校颁发的MBA文凭,但这样的MBA文凭是否注水,能否称得上真正的MBA,还真是个未知数,没准儿原本该响当当的MBA,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M秕A”。既然连培养MBA的种子都不合格,那么,用这样的种子结出来的果实怎能不是干瘪的“M秕A”,难道会是优秀的MBA不成?
把好端端的MBA教育办成令人皱眉的“M秕A”,恐怕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事情。不过,在一个MBA学位大紫大红的时代,MBA成了一棵摇钱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也难怪有些高校不甘落后,匆匆上马各自的“MBA工程”。至于这项育人工程是不是一种教育“豆腐渣”,也许外人是雾里看花,若干年后,当我们的MBA们也是满街走时,如果我们的经济状况没有相应的转变,如果我们依然没有几个可以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全球性的大企业,那个时候再去反思现在的MBA教育究竟怎么了,显然已经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