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烟龙”屏关中何时见晴空
编辑部:
“十一”黄金周,秋高气爽,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机。然而,我省境内的陇海铁路沿线的农田里,农民燃烧玉米秆,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大煞风景。
9月30日,记者乘列车途经咸阳、宝鸡等地,但见铁路两旁的农田里,成堆的玉米杆被点燃,浓烟滚滚,严重污染了环境。
10月4日,记者乘列车从成都返回,见宝鸡、咸阳陇海铁路沿线的农田里,农民们仍在燃烧玉米杆。滚滚的浓烟钻入车厢内,呛得乘客透不过气来。一名列车员告诉记者:年年都是这样。到了傍晚,气压低,浓烟散不开,形成了一道烟雾屏障,对列车安全行驶带来了严重隐患。我省乃至各级地方政府,曾多次下文,严禁燃烧秸杆。可当地农民仍按老的生产方式,处理秸杆。据了解,这也因当地没有有效的办法消化处理农田的秸杆。秸杆可以作为发酵饲料,喂猪牛羊等家畜。也可将秸杆粉碎还田,当做有机肥料。
每年秋末,农民都要烧秸杆,去年就出现郊县浓烟熏古城的事。每年政府都要下文严禁烧秸杆。如此下去,有令不行,政府的行文成了一纸空文,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那些秸杆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应多想点办法,来消化农田大批的秸杆,从源头抓起,这比每年下文空喊一阵,不知要好多少倍。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