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产权改革要冲大关
近日,北京市计委的官员表示,北京轨道交通将改变由政府独家运作的模式,广泛吸收国内外企业投资建设。为什么不能成立地铁建设股份公司,吸引多方资金共同进行市场化运作?只有实行产权多元化,才能调动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一道理同样适合于日前新成立的六大航空集团。正如前不久完成的中国汽车行业与跨国公司的大重组一样,如果这些垄断性行业的集团只是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用行政划拨实现企业化,终究不会有什么市场意义。关键是要进行产权改革,引入民营、外资等多元化投资主体。仅靠“一股独大”的国有资本,从资本市场融得一些资金,要想解决如国航、东航、南航高达70%-80%的资产负债和严重的冗员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负担沉重的巨人中国电信如今正在进行海外上市路演,其高层人士反复强调,上市筹资并不那么重要、最根本的是通过上市改造自身,引入战略投资者,借外力推动中国电信股权结构的变革。
绕开产权改革,搞行政切块,带来的只能是寡头经营,会给市场经济造成严重的扭曲和破坏。
8月底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所有权问题的突破,可以看作是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集体经济的权利,为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非常接近于所有权。
目前的状况是,更多的企业产权不清,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然而,现在有些企业经营者可以说是谈产权改革色变,甚至公开表示,千万不要明晰产权,企业有今天的辉煌恰恰是因为产权模糊,一分清楚我们什么也没有了;与此同时,另一些企业家却在低调而扎实地逐步进行着产权明晰与落实的工作,如海信、海尔甚至长虹等,因为他们很明白,如果不把企业的根本利益基础搞清楚,再向前大发展是不可能的。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基础上看,各种问题都流向一个关口,那就是产权制度改革,现在正是到了要冲过去的时候。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日前透露,中国现在对公民的投资性资产没有法律明文保护,国家可能会在适当时候立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中国人民银行对浙江发展民营资本控股的民间银行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这些都是产权制度改革将可能有根本性突破的利好消息。
(据《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