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1月01日
北国周末-阅览室
03

零逻辑

凡事当讲道理。讲道理就靠讲逻辑。可是好些事情就经不起讲逻辑,经不起讲逻辑却依然大摇大摆地呆在那里,靠的就是不讲逻辑,即本文所谓“零逻辑”。

唱过“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就唱“他是人民大救星”,上世纪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人都这么唱。这么唱而从未引起疑问:救世主是否等于大救星?要是等于,为何几分钟之间他就从没有变成有了,他究竟是有还是没有?要是不等于,那么为何那接着“没有什么救世主”的歌词竟是“全靠我们自己”而不是“全靠大救星”或“全靠大救星和我们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何不问?因为不能问,问了会“犯错误”,运气稍坏还会摊上杀头。这里没有逻辑的位置,实行的就是零逻辑。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共产党宣言》对于共产主义者革命任务的庄严描述。但是多少年来我们所受之教却总是“一切人(即社会即国家)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谓锅里有了碗里才有,大河没水小河干是也。到底谁是谁存在的条件?马恩对呢,还是“我们”对?——谁也不问这个问题,因为谁都知道这个问题也是不能问的,这里通行零逻辑。

高考试题去年考“诚信”,今年考“心灵的选择”。对于心灵不想选择“诚信”的考生,在答卷上究竟是该诚而信之地如实写出来,还是不诚不信地选择诚信?老师究竟该判谁得高分,才能避免鼓励不诚不信呢?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悖论,无论你给谁判高分都会鼓励不诚不信,而和出题老师的初衷相背离。可是我们的高考当局一次再次地推出这样的考题,说明逻辑在他们那里毫无位置,他想出什么题你都得答,也是零逻辑。

还说“高考当局”的事。高考收生,说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山东湖南等省的分数线比北京高出百分上下。为何如此不平等,有关官员的解释是各地判分高低不一,所以北京的低分须得等于外地的高分才平等。那么如果我们讲逻辑,可不可以明年来个大交换,让山东湖南的老师判北京考生的分,而请北京老师改判山东湖南的?——当然那录取标准也相应地交换交换了,行不行?当然不行,因为这里通行的还是零逻辑。

以上四例,随手拈来,时期涵盖新旧,内容各不相关,可是在那里逻辑的地位均为零,均为不讲逻辑,也就是不讲道理。而在逻辑缺位的地方,总见权力当家;前两例自然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专政”,讲不得理的;后两例是眼前的事了,也各反映“主管单位”的意志,和它讲理也没用。原来权力这个东西,总是天然地排斥逻辑,这种品格和它的“好”“坏”无关,而直接来源于其本性:它本来就是讲究以力服人而不是以理服人的嘛!天下事固有不能服之以理的,例如抓强盗抗外敌反恐怖,这就轮到“以力服人”。上述事例的问题出在权力的管辖越了位,管到了本来该由逻辑管理的地方。

所以我们常说权力需要制衡需要监督。失去制衡失去监督的权力不仅产生腐败,它还消灭讲道理,产生零逻辑。可怕着呢!

(据《湘声报·观察周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