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这样的“形式主义”太少
前一阵子,南方一家媒体用较大篇幅介绍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治理长治的一些“敢为天下先”的激进政策和事迹。读完这篇酣畅淋漓的文章,掩卷而思,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有人不理解吕日周的行为,认为他是在搞“形式主义”,是在“作秀”,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升迁”。但吕日周对此的说法是:“那你们也一年骑自行车1000多里啊,也早晨6点去上党课啊。”且看这样一组数据——仅2001年,吕日周下基层达209天,住工厂、学校、农家86夜。2001年岁末,在全国煤矿事故接连不断的时候,吕日周到沁源县晋阳煤矿,沿着只有2尺高的坑道,下到600米深的井下检查工作。这是在“作秀吗?这是在搞“形式主义”吗?不是,这样的“形式”正是老百姓所希望的,假如每一个干部都像吕日周这样搞所谓的“形式”,我们的老百姓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意”。
“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检查=0,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这是吕日周的名言,他的话值得每一个领导干部借鉴学习。有的干部长年扎在“文山会海”之中,只管开会不抓落实,美其名曰:公务繁忙。还有些天天喊“抓落实”的人,仿佛只要口号喊得越响就落实得越好。开会是一种形式,要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身体力行的去“干”。且不管吕日周采取何种“形式”,但他的的确确是做到了“带头、带领、带动”。
吕日周喜欢引用毛泽东那著名的诗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真正转变作风,摒弃“形式主义”,用“只争朝夕”的精神深入基层,扎实工作,而不仅仅是在嘴上实践“三个代表”!
(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