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历经风雨定位“三工”终不悔 与时俱进驱动“两轮”谋发展
本报举行创刊50复刊20周年庆祝大会
本报讯 11月29日,时令虽然已是初冬,但西安榴花宾馆内却是一派春意盎然景象。本报创刊50周年暨复刊20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省总工会、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报协、省记协等有关部门领导,各地市工会代表、各产业工会代表、兄弟报刊代表及本报全体员工,共150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
《陕西工人报》是省总工会的机关报,是一份为全省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者服务的综合性报纸。其前身是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创刊的《西北工人报》和《西北工人》杂志,1956年1月正式改名为《陕西工人报》。1960年10月因故停刊,1982年8月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正式复刊。创刊50年来,《陕西工人报》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强调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广大职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成就、新经验等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特别是复刊20年来,《陕西工人报》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在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驱动办报和经营两个轮子共同发展,定位“三工”(工人、工会、工厂)坚定不移,坚持“反映职工心声,弘扬时代精神”和“为工会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为陕西经济建设服务”的办报宗旨,为弘扬我们伟大时代的主旋律鼓与呼,为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鼓与呼,从而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在几代报人的辛勤努力下,报社也得以迅速的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四开四版周一报发展为今天的对开四版周五报,成为陕西新闻界一支影响较大、受读者欢迎的新闻媒体。
在庆祝大会上,省总工会副主席李怡霞代表省总党组对《陕西工人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报社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南,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真理,深深地扎根在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中,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总结经验、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并对报社在抓质量、抓管理、抓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殷切期望。
省总副主席卢其松就报社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希望。刘文义、顾东武、毛新元、董治顺、杨安民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后,陕西省职工艺术团的文艺工作者为庆贺本报创刊50周年暨复刊20周年献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 本报记者 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