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24日
综合新闻
02

体验活着……

12月22日上午,古城西安飘着雪,凛冽的西北风刮得人好冷。第四军医大学内新教学楼第6阶梯教室内,300多名癌症患者济济一堂,聆听胡苏、高静宜、闵娟娟等病友的“抗癌事迹”,大家听着、记着、鼓着掌……气氛热烈而有序。

作为“体疗”、“话疗”和文娱交流活动的一部分,组织这样的大型经验交流会,在西安抗癌俱乐部已不下20期。

西安市有700万人口,其中两万名癌症患者,并在以每年3000人的速度增加。癌症康复事业已不仅仅是医生与患者的事情,更成为一项社会工程。在陕西省卫生厅的支持下,1994年7月1日,第四军医大学发起成立了西安抗癌俱乐部。

八年来,俱乐部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配合医院正规治疗的同时投身群体抗癌活动,创办科普宣传栏,邀请了省内50多名资深专家成立了“俱乐部专家活动委员会”,坚持每月一次科普知识讲座,组织社会化防癌抗癌知识普及宣传,举办健身体疗学习班等。通过这些走出“封闭”的抗癌活动,癌症患者“学习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振奋了精神,结交了朋友,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身体康复”。

更重要的是,俱乐部的活动也为医学健康事业提供了一个医患互动,双向交流,综合防治的空间,并正在成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换的载体。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