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31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新年的祝福 日月更替话惜阴 节前警示与节后曝光 论终身学习 异性效应 开年大戏《DA师》亮点多多 图片新闻 许晴演戏不留遗憾 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论终身学习

□文/王立常

“学习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习惯”。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序言)》上的一段有关学习的重要论述。提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江泽民同志的一贯思想,他提出“三讲”中的第一讲,就是“讲学习”,他针对我们在21世纪已经遇到的和可能要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强调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的观念,无论是对个人的进步,还是对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一个社会的净化,还是对一个国家的振兴,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观念,早已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如钱伟长曾说过:“学习是终身的职业”。早在60年代,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郎格朗在《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一文中,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已跨越了学校教育范围(小学、中学、大学)而贯穿人的一生,即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已从单纯求知进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型社会中教育机构以使“所有的求学者均有其理想之处”为己任;上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随后就决定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策略。《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指出:“今天,一个人如想在美国生活得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须不断学习,以成为更好的家人、邻居、公民和朋友”。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时代的使命,是历史赋于我们的正确选择,时下,我们所进入的21世纪具有四个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以知识为主要产品;二是以信息为主要载体:三是以人才为第一需要、第一财富;四是以创新为主旋律、主要驱动力。面对这四大时代特点,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更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当指出,21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和将不断地引起世界的迅速变化,知识老化速度也因此大大加快。著名学者金哲、邓伟志主编的《21世纪预测》一书指出: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2000年产生知识量的总和;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到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据美国研究结果表明,一个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到1986年,他的知识就基本老化:而80年代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到10年就已老化。人才,是不可能僵化不变的,过去的人才,不等于是今天的人才,今天的人才也不等于是明天的人才。知识会老化,人才会折旧,这是无法违拒的规律和事实,对付“老化”和“折旧”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的作者——美国博士彼得·圣吉说和好:“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在时下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竞争中,不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是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三要素构成的,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具备由这三要素构成的学习力,使自己在不断自我超越,创新进取中立于不败之地,让自己和自己的企业放射出有价值的光芒!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