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06日

陕西工人报生活广场 拥有真诚 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哭泣有利健康长寿 瓜菜是人的第一副食 图片新闻 广告 时尚这个东西 大展宏图正当时 铁军挥师西部开发 劲旅笑傲西汉高速

当前版:第A4版: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生活广场
04

大展宏图正当时

——记再创辉煌业绩的安康市汉滨区梅子铺镇副书记熊帮林

熊帮林:“人活在世上,不要光为自己,总要为别人留点什么,这样,就不算在世上走一回……”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安康市汉滨区梅子铺镇副书记安乐村支部书记熊帮林同志继《闪光的人生足迹》后又以不懈地追求,勇敢地拼搏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熊帮林:“身为村干部,不要老想着自己为群众做了什么,而是要想再为群众做什么……”

甘于平凡,不甘于平庸。熊帮林带领村民在荒滩上建起了一条长500m、宽16m,水、电、路、通讯功能齐全的商贸大街;熊帮林使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500元,集体资产达50余万元。熊帮林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和接踵而来的光环没有陶醉,而是展开了深深地思考: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怎样抓住机遇重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扩大村组干部与村民的致富思路,2002年10月15日他带领村组干部奔赴陕西杨凌农高会。几天的学习参观对干部们的触动非常大,致富思路得到拓展,熊支书借农高会这股强劲东风及时地组织村组干部结合安乐村实际,反复讨论,各抒己见,制订调整方案,最后统一认定种植黄姜是一条可行的致富之路。

万事开头难。村民们对种植黄姜技术持怀疑态度,无论村干部怎样宣传,村民们始终反映不明显。熊支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要使群众心服口服,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他带头先种植了7亩黄姜。群众见之一呼百应,纷纷开始种植黄姜。困难又接踵而来,种植黄姜需要不少资金,有的贫困户一时拿不出,熊支书出面以私人名义贷款解决了姜种的问题,使村民及时种黄姜300多亩。

安乐村旁有一条不算大,但也不算小的河流。从古到今沉睡着,默默地不发一言,虽无多大贡献,但也孕育着一河两岸的梅子铺人。熊支书为了叫这条河清水长流,不受污染,便在河的两岸与荒芜处种植了速生杨。其目的是稳土固沙、绿化河滩,净化河水。

梅子铺镇原与316国道相连,交通无阻,四通八达。后来由于国道南迁,使梅子铺镇与二级公路交通中断,严重地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对梅子铺镇的长远发展构成了不良因素。具有发展眼光与开拓精神的熊帮林,与上级领导、村干部几经商量,决定在火车道下打一长22米、宽6米、高4.5米的涵洞,修一条长500米,宽16米的公路,使梅子铺镇与二级公路重新接轨。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如此大的工程,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他们几经周折,通过贷款、集资等方式投资168万元开始了修建。目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阶段,估计还需要耗资124万元,才能完工。这条投资300万元、具有历史意义的公路,有望在春节前竣工。此工程受到安康市副市长高怀德,汉滨区委书记杨达才的高度重视,他们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效、鼓舞了民心。

熊帮林:“一个地方要富起来,人才是关键,我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我要使梅子铺的后代都能到学校念书……”

熊支书把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他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教改工作、教育工作,关心教职工生活,解决学校存在的难题,要求教师爱岗敬业,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尊敬师长。他对每一个儿童都心存爱心,极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对家庭贫困的孩子,倾其力量给予帮助,使他们享受正常教育。村民晏先年因其妻早逝,家境贫困,一双儿女、无力就学、熊支书看到这个情况后,便解囊相助,使其走入校园并资助他们读完小学、初中。村民黄代江、沈桂荣的孩子也是在熊支书的扶助下,读完了小学、初中。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过中艰辛、巨大的付出,只有熊支书自己说得清。

他尊师重教,常说教师工作是神圣的工作。他关心教师胜过关心其他人。每年教师节,在村上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慰问老师。2002年10底,因大雨导致学校围墙倒塌,熊支书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拿出2000多元,帮学校重新修起了30多米长的围墙。此举受到了老师、学生家长们赞誉。另外他对村上卫生事业、也给预极大的关怀和支持。在他的领导与关爱下,村上的宣教、卫生事业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

熊帮林:“一个村干部当得怎么样,看群众对他是否信任……”

熊支书心系群众,服务为本。他有:“天下有忧身当先,有乐先让人民享”的博大胸怀,深入知民情,真诚解民意,扎实助民富,因此他深得民心,方园几十里的群众有什么难事都找他解决,他常常是刚倒好洗澡水,就有群众找上门办事,洗澡水放冷了又烧。一个夜晚常常是反复四五次也洗不成一个热水澡。邻近袁家庄村修公路时,有一段路从安乐村旁经过,要占用安乐村的土地,袁家庄村找到熊支书后,请求解决土地占用问题。熊支书从大局出发,千方百计地做好本村群众工作,把土地进行合理的调整,终于使袁家庄公路顺利从本村土地上通过。此举感动得邻村村民一个劲说“熊支书好,熊支书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南河上有一道拦河坝,积蓄的河水可使下游五个村受益,此坝对农民的增产增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年由于天降大雨,河水猛涨,拦河坝被冲毁。由于镇政府财政紧张,使之不能及时修复。熊支书便出面私人贷款修好拦河坝,使五个村的农田得到及时灌溉,确保农田的丰收。梅子沟村石英砂厂,由于种种原因停产3-4月,厂长多方努力仍然不能开工,情急之下找到熊支书,阐明不能开工的缘由,熊支书出面,经过多次调查,调解终于解开疙瘩,使厂子开工生产且效益非常可观。厂长与工人感动得说:“是熊支书救活了我们厂子”。

村民:“熊支书眼里只有大家,没有小家;脑子里,除了崇高的理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孩子的生日、妻子的健康、地里的庄稼、家里的油盐酱醋,以至他自己的一切,都变得微乎其微,没有分量。”

本报安康记者站:唐登林 杨琳 通讯员:陈友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