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杏出墙来
——记汉阴县汽车驾驶员培训队
进入新世纪后的汉阴,苍桑巨变,人唱山和,好事不断。特别是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十六大”胜利召开,汉阴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再现蓬勃发展的景象。自一九九八年以来汉阴县汽车驾驶员培训队,几经努力,开拓拼博,现已具备一批优秀的教练员。齐全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后勤保障,热情的优质服务,向社会培育出一批批优秀驾驶员,成为陕南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的姣姣者。被安康市交警支队评为“优秀教练单位”,陕西省劳动厅为其颁发了资格认定书。
开拓拼博 走出困境
汉阴县汽车驾驶员培训队创建于一九九六年,经营18个月后,由于管理不善停业。一九九八年汉阴县汽车运输公司改制后,年轻有为的张吉成同志担任驾校校长,他接手的是移交的42.00元现金,和42万元的外债及原有的11辆破旧的教练车。俗话说“一块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人帮”。经过一段时间艰辛的磨砺和市场大潮的洗礼,驾校在张吉成同志的经营下,终于走出了困境。二00二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举办五期培训班,招收学员318名,比同期增加了31%,培训总收入772125.00元,增长30.6%,为职工上缴养老金13300.00元,医保费25856.00元,解决原来94、95、96年退养职工生活费25346.50元,上缴国家利税7000元。采访时张校长高兴地对我们说:“除去培训队成本,今年可盈利10万余元,100%超额完成了交通局下达的利润指标”。
这个培训队有20年以上驾龄的优秀教练16人,大型教练车6台,小型教练车5台,模拟车2台,新制作交通标志标线图例。培训队严格按照公安部,交通部制订的教学大纲,精细制订自己授课计划。教练员不但授给学员驾驶技术,还注重培养学员社会道德意识。学习交通法规中,首先学习驾驶员的职业道德,使学员懂得什么是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与安全的关系等。几年来为当地培养了2000多名既有驾驶技术,又有职业道德的驾驶员。
诚信待人 以质量求生存
培训队切实为学员着想,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将综合楼内外装修一新,将综合服务楼改造成集旅社,餐饮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既经济又实惠,为培训队学员的食宿提供了方便。培训队每期招收学员时,切实做好了对新学员的服务工作、热情周到、诚信待人、耐心地解答新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帮助解决学员入学的困难,为学员代办身份证,陪同学员进行驾驶适应性体检,结业后,为学员办理驾驶证和记分卡。
培训队始终坚持“抓质量教学,不误人子弟”的办学方针,增加教练时间,以信誉、质量求生存。同时加大驾校资金投入,重新整修了教室,增高了桌椅,扩大了停车训练场,增加了模拟教学车,使其规范合理,这真是一技在手,不愁发财无路。
汉阴,一方古老而年轻的热土,养育了勤劳、智慧、善良的汉阴人民。愿更多的学员在汽车驾驶员培训队的摇篮里成才,愿他们在新的一年去书写更加灿烂的辉煌。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本报安康记者站:图 张春生
文 陈安妮 唐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