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何四十岁的人闹退休
退休,意味着年近老年,身心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岗位,从而进入退职(位)休息的人生驿站。但现在一些单位的职工四十岁以后就盼退休,寻情钻眼办退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由于经济困难,晋升和调整工资只计入个人档案,而不于现金兑付,而退休了的职工则可以拿着档案工资,安享晚年。
其二,一些单位在职人员实行企业单位工资,离退休职工执行事业单位工资。这样的结果使得离退休人员比在职职工的工资多出好几百元甚至一两倍。难怪职工说干的不如看的。
每每谈及调资的话题,职工们戏谑道:我们单位给在职职工每人发一台“空调”。年龄大点的消极等待,掐指盼着几时退休进入“保险箱”;年轻的为寻求自我发展空间而纷纷跳槽。企业人才流失极为严重,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危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动力,只有维护并保障了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才能掏心挖肺的为企业出力。所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政策工资一分不少发放的基础上,建立月月有奖金、年年有分红的奖励机制;建立在职职工比离退职工工资高出一大截的分配机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政策。那些在事业上正是年富力强的四十多岁的中年职工,保准不愿提前退休;青年职工也会因社会保障福利的吸引而舍不得离开。
■郭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