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英雄》走后影院经济何去何从
一部名为《英雄》的电影闹红了全国影院,古都西安亦不例外,《英雄》带动了影院经济,兴奋之余,业内人士疾呼,《英雄》走后,影院经济能否红火依旧?
“黄牛”乐了 影院笑了
自打上月20日电影《英雄》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以来,西安各电影院迎来了少有的火爆场面。久未谋面的“黄牛”重又出现在各大影院门口。一个原因,影票紧俏。据了解,因为《英雄》在全国同时上映,无盗版且前期宣传到位,许多单位集体订票观看,以致于元旦以前,各大影院无暇按待散客。尽管市电影公司事先给下属影院下达了票房任务,且规定完不成任务要处罚,但各家影院的经理心里自有谱儿。“黄牛”在上映初期为散客解决了问题,收益亦不少,25元一张成人票,高峰期贩到了近50元。西北影城地处闹市区,40万元的票房任务早早完成了,就连较偏僻的几家影院亦不辱使命。西安阿房宫艺术影院有70多年的历史,去年3月份完成了重建装修,刚刚营业时间不长,恰逢西大街拓宽,看电影的观众渐渐稀少,急的影院负责人四处奔波。《英雄》来了,许多人冲巨片而来,忙得经理和员工连轴转,观众太多,员工只好将持票的熟人、朋友往后安排。据了解,元月5日以前,市电影公司下属影院已全部完成了任务且有超额,实现了票房新突破。
餐饮沾光 出租“搭车”
《英雄》片长近2个小时,观众看完电影一般都要就餐,影院周围的小吃摊、大排档、大饭店大赚《英雄》财。白吉馍夹肉随来随吃,几元钱一碗的小馄饨也有人享用。孩子嘛爱喝饮料,微波炉里热一热拿进影院去喝。据一家大型影院一楼门口的小摊主讲,《英雄》上映后的10天里,他每天的营业额增加了近20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问及《英雄》走后态势将如何,他以惨淡经营来预测。据了解,因为《英雄》火,许多影院将最晚的一场安排在晚9:30分左右,看毕已11时多,坐公交车回家已不可能,只能享用出租了,于是众多出租车便在各家影院“钓座”。高峰时甚至出现几个人同“拼”一辆车的情况。
《英雄》走后影院经济何去何从
一部《英雄》令几方欢欣,但其走后,影院经济怎样维持,这是令业内人士深感忧虑的事情。其实早在巨片之前,有识之士已有同样困惑。去年上映的《美丽的大脚》《冲出亚马逊》《和你在一起》等片无论从内容到艺术形式都不失为好影片,可观众就是不买帐,一位影院负责人痛心地说,他不明白,西安的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积淀颇深,可观众在电影这个艺术形式上为什么不舍得掏钱,平时一张影票大约10元,观众买票看一部优秀影片迟迟疑疑,吃起洋餐来倒很大方,这种文化倒置令他想不通。
笔者以为,要想使影院经济重新振兴,一方面影院要多放精品,另一方面要多做宣传。因为目前文化的多元化令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影院迎合观众的胃口是其一,传播一种文化才是影院生存的根本,有了这个支撑点,维系影院经济生存的其他支点才能焕发生命力。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