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业绩预告带来个股机会
随着2002年的结束,上市公司全年业绩再成焦点。近一个多月来,每天有至少四五家上市公司披露或喜或忧的业绩信息,并造成股价的种种波动。业内人士认为,在短期大盘弱势难改的情形下,业绩预告对个股的影响往往“立竿见影”,可从中挖掘相应的获利机会。
股价走势顺应业绩预告
从近期的市场来看,预盈和预增公告往往推动股价走高。ST新大洲上周五公告称,根据公司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和第四季度经营状况,预计2002年度将实现盈利目标。结果ST新大洲复牌3分钟后就达到涨停。ST天宇同日披露,公司2002年采取的多种调整改革措施已取得成效,预计2002年度将实现盈利,该股也逆势上涨并收出今年以来的第二根阳线。相反地,预亏和预降公告往往造成股价下行。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ST原宜预计2002年末可能继续亏损,并因
“三连亏”可能暂停上市之后,当日股价下跌了1.46%;今年首个交易日,北大科技公告预计2002年度将出现重大亏损之后,股价也下挫了1.45%。
当然,也有少数股价与业绩相背离的情况。近一个多月来,先后出现了预亏后不跌反涨的ST中华、ST春都等,以及预盈后不涨反跌的ST渝开发、ST天宇等。但仔细分析其公告和历史走势后发现:预盈后不涨反跌股票的下跌幅度都不大;而预亏后不跌反涨的原因,是或具有炒作题材或属于低价股超跌反弹性质,参与价值并不大。
捕捉“业绩黑马”有依据
事实上,除了近期发布的公告外,许多上市公司的三季度报告中也含有业绩预告;同时,具体公司的业绩离不开整体行业景气度的支持。投资者若能综合已有的公开信息,并结合市场面的种种表现,及早选择中意的股票,还可能提前捕捉到
“业绩黑马”。
2002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优于2001年,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这也意味着,今年由业绩预告带来的个股机会更多。
今年的“业绩黑马”可能集中在哪些行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结论是:今年将有19个行业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有7个行业的增长水平超过均值,分别是通讯、电子元器件、造纸印刷、房地产、医药、有色金属和金融服务业;有3个行业会扭亏为盈,分别是基础机械、电器机械、运输设备及配件行业。显然,上述行业中的龙头股、绩优成长股等最可能得到业绩利好之惠。
至于对三季度报告中含有的业绩预告的理解,业内人士特别提示:首先,要注意是否有新公告对业绩预测做出调整;其次,对于尚未公布业绩修正信息的也不可盲信;同时,不排除还有少数公司故意导演业绩预告
“变脸”。 (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