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2月10日
维权之页
03

莫把先进当“礼”送

时下,在一些地方评比中出现一种怪现象,即把先进当“礼”到处乱送。如此送“礼”者,大多是一些主管上级部门,也有一些企业给自己的领导干部送的。因为是送的“先进”,自然不会通过任何审议评选,既是在小范围内说说,也是“戴帽分配”,早已划出名额,优先照顾,安排好了的。

细寻这种“送”的渠道,大多数是私下说之,随口提之,人情许之。不是识“英雄”于酒桌之间,就是攫“先进”于亲密之时,不管够不够条件,只要主要领导点头,说谁是先进谁就是先进。如此“先进”,送者大方,收者乐意,从而使一些单位或部门下属,在如此引导下,常常借助汇报工作或各种活动,经常与上面联络感情,也使自己在频频的交往中加深印象,一不留神,被戴上“红帽”子,挂上“金牌”,成为“先进”、“明星”。

收到“先进”这份礼单,至少有以下好处:其一,可借此自荣摆功,立“牌坊”,展览自己的政绩。其二,可借此宣传扬名,树“样板”,炫耀自己的成绩,其三、可借此遮丑掩过,护“官帽”,粉饰自己求高升。其四,可借此誉得利,富“口袋”,增加自己的创收。另外,由于送“礼”者与收“礼”者一般都是上下级关系,二者脸上都风光,“政绩单”上都能添几笔,因此双方一拍即合,进而造成一些“先进”在“先进材料”还没拼凑制造出来时,先进牌牌已“名花有主”。特别是一些主管部门,根本不过问下面的情况,单凭领导影响和关系送“先进”,致使一些工作很差、效益大滑的单位被评为“先进”,一些群众意见很大、甚至劣迹不断的领导被树为“先进”。

把先进当“礼”送,原因在于有些主要领导把人情融进了评比中,搞上下交易,谁亲密紧给谁桂冠,给其好处在于寻己好处,谋己筹码的加重,使得这种交易形成气候,水分加大,导致虚假、腐败之风蔓延,应引起警惕。

先进不是“礼”,不可乱送人。

■刘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