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俭的瑞士人说起
□文/林依燕
据载,瑞士是世界上的“首富之邦”,但人们的衣食住行却非常注重实用,不讲奢华。
在家居上,瑞士人很提倡节俭,为了省钱,有的迁居到房租较低的郊区或小城镇,有的则住在租金便宜的老楼房。至于那些大城市的居民,考虑的是方便适用简洁,不追求奢华,不搞高档装修。家具的挑选以物美价廉为标准,为此,瑞士人买家具时常“货比三家”,跑几个商场精心挑选才甘罢休。
瑞士日内瓦的南、北、西面与法国接壤,开车只要20分钟便可进入法国境内。一些瑞士人傍晚离开日内瓦进入法国居住和消费,第二天早晨返回日内瓦工作。他们何因如此穿梭于两国之间?原来法国的生活费用比瑞士低30%左右。为减少开支,许多人经常开车到边境的法国小镇选购食品,那里的奶、蛋、肉价格要比瑞士便宜40%。
许多国防性会议在瑞士举行,但组织者本着节俭的原则,从不搞铺张浪费。如:订购最便宜的往返机票;会址选在交通方便、租金不高的宾馆,并能代办实惠用餐。在饮料方面,仅向与会者免费提供一杯茶,如要多喝需自己掏钱;与会者只能从大会秘书处领取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宴会、文艺活动和礼品等其他项目的开支则都不列入预算。
或许人们难以置信,瑞士人节水竟然是从接取屋顶流下的雨水做起的,他们让雨水流进贮水池里,用来冲洗厕所,擦洗楼面,浇洒庭院花草。瑞士人节俭的可贵之处在于从点滴做起,长年坚持,积少成多。
由此,笔者想到的是,我们的国家虽然一天天富强起来,但在世界上并不属于“富邦”之国。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衣食住行讲排场,求奢华等铺张浪费的现象却随处可见。
在家居上,有的人为摆阔气,求奢华,居然不顾上班是否方便而舍近求远。他们看哪个园区的住宅豪华,就到哪去购买,买了住宅还要高档装修,怎么豪华,就怎么装修。并声称这是超前意识消费,超前享受。当然,花自己的钱改善居住条件,享受一下无可非议。但是,过于追求奢华,超于实用价值,这在“富邦”之国的人都不愿触及的浪费,而在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人就更不应触及了。
如在学生中,相互之间求奢华、攀比风令人咋舌,他们有的人所穿戴可以与社会上“贵族”阶层相媲美。其主要表现为衣帽鞋袜包括皮带在内,非名牌不穿,低于百元者不穿,还振振有词说:“现在啥年代了,还穿那个,穿的档次低了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甚至连文具盒、铅笔刀之类还要比一比谁买的档次高。依我看,在学生中间“艰苦朴素”的字眼及涵义,真不知躲在哪个角落里哭泣呢。
另据报道,有一家工业企业领导者为赢得一个外国投资商在自己的企业投资,而不惜代价,大请特请这个外商。当此外商见到五、六个人一顿晚餐就花去五、六千元钱的场面时,当即就被这家企业领导者如此大手大脚花钱的举动惊呆了,转身离开了。其实是被这无度的铺张浪费给吓跑了。想想看,有谁敢将资金投到这种挥金如土的企业中去,又有多少资金经得起如此挥霍。
此刻,我们每个人不妨也学一下“首富之邦”瑞士人的节俭精神,将富日子也当作穷日子过,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