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药品暴利时代寿终正寝
去年12月,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落户西安,这是西北地区第一家将柜台式销售和开架式自选相结合的大型药品零售企业。该药房高举降价的大旗,经销的上万种药品药价平均比一般药店低45%。老百姓大药房真真正正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开业以来每天接待上万人,日平均销售额超过30万元。
这家平价药店的出现,给西安的医药界带来冲击,一些医院和药品经销商视其为异类,认为抢了他们的饭碗,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挤压、封杀,致使老百姓大药房一度陷入困境。一时间,人们对药店降价的前景充满了忧虑。3月6日,由西安人自己经营的怡康医药平价超市的开业,无疑打消了人们的忧虑。也预示着价值规律使得虚高的药价无法抵挡地向平价复归。
事实上,日用百货、家电、通讯等产品的降价及价格大战早已风起云涌,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太多的实惠。而药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价格被赋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加上“医药代表”等中间环节的推波助澜,使得药价一涨再涨,就连医药管理部门也很难确定药价到底该定多少。能够摸清其中底线的只有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家先后十几次降低药价之后,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还能够打出比政府核定零售价再低45%的价格。
如今,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医药零售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已不可避免,洋药店的优势更大地体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进货、统一配送,这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大大压缩了流通环节的成本,药品价格必然随之降低。平价药店的出现是大势所趋。怡康正是瞅准了这一点,三层楼的营业面积达3000平方米,经营化学试剂、抗生素、生化药品、中成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近万个品种,其零售价格比国家核定的价格低50%,据总经理何煜透露,其利润还在7—8%之间。他说,维系平价药的第一个支点是超市的用房系自有房产,从而免除了庞大的房租支出,其二是有40余家医药连锁店作为依托,实现了整体上的规模经营,其三是长期做药品批发生意与当地药厂结成的良好关系,从而保证了厂价药品的源源不断。目前,我省药品零售企业有4600余家,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却寥寥无几。全省药品经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经营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能力差,仅凭虚高利润维系着。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已经认识到市场的大势,继老百姓大药房、怡康医药平价超市之后,还有几个大型医药平价超市也在筹备之中。平价药房方兴未艾,无疑宣告药品暴利时代的寿终正寝。
本报记者 刘公望
通讯员 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