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强化工会工作职能 健全工会工作制度
西安214家单位成为模范“职工之家”
本报讯 西安市“职工之家”建设活动至今已历时二十年,已有214个单位被评为市级模范“职工之家”,19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8个单位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56个车间工会和工会小组被评为全国、省级和市级模范“职工小家”。
1983年3月14日,中央书记处就工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使工会干部成为“工人之友”。对此全国总工会于1984年4月在全国开展了建设“职工之家”活动。西安市总工会根据全总要求,二十年来建家活动从未间断,其中形成两次高潮。一次是1984年,形成了整顿建家工作第一次高潮,到1987年,西安市97.2%的基层工会经过达标验收成为合格“职工之家”,394个单位被评为先进“职工之家”。这次主要是以整顿基层组织为重点,使过去长期受“左”的思想冲击的工会基层组织得到全面恢复。第二次高潮是从1990年开始,按照全总深入开展建家活动的要求,以新十条标准为考核内容,进行了以重点在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为特色的深入建家活动的新热潮,到1993年,西安市又涌现出77个先进“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之家”。
西安市总工会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以来,对于整顿恢复工会组织,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工会工作职能、健全工会工作制度,发挥工作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以及在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和扩大工会影响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建家活动开展以来,企业工会主席普遍配齐,选挑了一大批符合“四化”要求,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同志进入各级工会领导班子;通过建家活动,企业党政也深感:建家就是建职工之家,是在促企业发展;不断完善了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建立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等,使职工的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形成了党政工共建一个“家”,共唱一台“戏”,相互支持、共谋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也使工会领导机关作风得到了转变,工会工作的重心不断下移。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