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3月24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长征组歌》诞生记 党风建设的新思维 广告 我真佩服这位赵老师 再乘长风向蓝天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再乘长风向蓝天

——富平县电力局改革发展纪实

座落在渭北平原的富平县电力局,创建于1958年,担负着全县工农业生产和76万人民的生活用电,年售电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7478万千瓦时,猛增到现在的3亿千瓦时,跃入陕西省农电系统的用电大县和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先进县。40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电管部门的领导下,该局电网改造、用电营销、多种经营、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长足发展。连续荣获陕西省“农电管理先进县”、“电力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农村电气化建设达标合格县”、先后被原电力部评为“三为服务达标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殊荣;局长李桂林被省农电管理局党组授予“模范带头人”,局领导班子也被评为省农电系统的“好班子”。

在当地人民最需要电力的时候,他们创造了面向人民、面向市场的办电新模式

改革开放后,当中国经济长期被压抑的发展动能迸发出来时,严重的电力短缺却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从1997年开始,该局结合本县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在全县实施10kv馈路立标改造工程和配变标准化升级改造工程,富平县电力局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积累了成功的电网建设与改造的经验,在以后几年的网改工程中,该局动员各方力量,大刀阔斧积极实施全县电网改造工程。

时至今日,富平县电力系统机构设施和电网建设已形成新的格局,实现了县乡电管一体化管理。全县32个乡镇336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电,户通电率达到99.8%,连续累计,共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00多公里,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7座,总容量206450千伏安。局辖10kv配电线路1187.21公里,配电变压器2015台,总容量193864千伏安。全县农村低压线路3151.05公里,配电室1601座,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结构牢靠、损耗率小、安全系数大的新电网。有效地改善了富平农业大县的用电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历史的机遇,似乎偏爱着敢于迎接挑战的人。富平县电力局扬帆奋进的征途中,局长李桂林携全体员工向社会公开承诺,坚持奋战两年,将全面完成“两改一同价”惠民工程,在“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努力为市场经济需求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流服务,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以效益为目的,严格管理,稳步推进用电营销工作。

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则永无止境。

企业经营最基本的原则是效益第一,为了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2003年富平县电力局的用电营销工作围绕以经营为核心,以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一手抓增供扩销,一手抓降损增效,严抓细管,从而使得企业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全局在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职工基本素质。他们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深入开展“先进生产力与实现企业最佳效益”的大讨论,全局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了一种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又具有传承性的“爱岗敬业、务实创新、实干兴企”的企业精神和工作方针,及时、鲜明、响亮地提了出来,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积极实践。同时,他们又注重对职工的普法教育,仅2002年就组织全局范围内营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3次,组织农民合同工培训5次,使《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规在全局的培训率达到100%,强化了法规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促进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如果说,在脱困时期提出“堵漏洞、降损耗”的加强管理,是出于某种程度的应急、被动地做工作的话,那么,这以后,就是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觉的管理。

加强用电检查、稽查工作力度,狠抓降损增效。去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窃电活动,有效地整顿了电力市场,共定期稽查供电所25个,直供用户892户,打击窃电163次,稽查电力客户46000户,共计收回差额电费7789.9元,追补电费共计17000元,为降低线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大对计量运行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多条馈路进行更换,累计更换、校验单相表1256块,三相表309块,CT表1439块。

强化供电所经营管理,严格执行电价政策。为适应局体制改革的要求,他们把强化管理与企业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加大对供电所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实现城乡电力一体化管理,电力营销实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使农电职工队伍达到职业化、专业化、正规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个别供电所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低、管理不到位的实际,及时进行整改,堵塞了工作中的漏洞,从而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效益的目标。

富平电力局在培育和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精神中,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成为富平县电力局的再次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再次发展中他们提出了“多元化经营、一元化管理”的模式,全面加强内部的各项管理,使该局在电力系统的成员单位中,做到了人均生产率较高,人均创利增长幅度较大。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富平县电力局创办的富尔科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下属企业11家,产品涉及电料、陶瓷、水泥制品、棉织品、针织品、塑编、宾馆、餐饮、修理及安装等10多个领域,品种达140多种;先后成立了富尔纯净水公司、富尔宾馆、富尔塑业公司、富尔留古科技产业示范园等企业。其中,富尔塑业公司已成为富平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明星企业;斯特美棉织产品在全国第四届杨凌博览会上获得了“后稷奖”;施家电杆厂在2000年度取得国电公司授予的“进入电网许可证”;富尔集团也被渭南市评为“AAA”企业。

全面审视富平县电力局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实,那就是从以往的粗放经营,到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自觉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的转变。不管这些转变要付出多大艰难,他们毕竟义无反顾地走过来了,而且还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富平电力局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卢晓彬 孙莉 戴小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