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是心 奉献是情
——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采访手札
(上接一版)
故事之一
标题:气化工程排头兵,优质服务献爱心
主人公: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用户发展部
用户发展部担负着西安市天然气居民、工业、餐饮、商业等用户的发展咨询、合同签订与管理、工程费用收取、结算,用户工程建设等任务。是天然气总公司的一个“窗口”。
这是一个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而且是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51人当中,有党员14人,团员9人,占到了近一半;51人当中,有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9人,经济师6人,有专业职称的占到了三分之二;51人当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33人,平均年龄只有36.9岁。
正是这个团队,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作用和年轻人敢拼敢闯的奉献精神,形成了他们求真务实,不畏艰难的队伍作风,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
特别是2002年下半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展开了“改锅炉、拔烟囱、斩乌龙、净大气”行动。用户发展部的年轻人立即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作中去,作为总公司的窗口单位,他们始终将“服务用户奉献爱心”放在首位。如在长安大学校区1000余米的供气管线建设中,由于要与甲方校园改造同步进行,工作面情况复杂,电缆、上、下水管道纵横交错,既要按时完成任务,又要在与水、电、路各项工程交叉施工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在时间紧、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他们反复研究施工方案,推敲管线管位,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了学生开学前茶浴炉用气的需要,赢得了用户的好评。再如枫叶新都市是高新地产开发的一个高档房地产项目,由于用户单位施工前期将精力都投入到土建上,而忽略了天然气工程建设的自然周期。待发现问题后,立即找到天然气公司说明情况,公司副总经理刘枢楷同志随即亲自带领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工作安排并组织管道施工,为保证管线施工与土建工程保持同步,让开发商按期交属,天然气参建人员,不怕苦,不怕累,抢晴天,战雨天,夜以继日,轮班作业,最后终于在承诺期内完成了天然气工程,得到了用户高度的评价。
天然气工程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用户发展部始终把质量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他们严格遵照国家规范及公司施工质量规定组织施工,严把质量关,责任落实到人,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先后制订了《工地现场代表管理办法》、《施工工序确认单》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科学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工地评选活动,奖优罚劣,大大激发了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工程质量明显提高,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去年,国家财政部及省物价局颁发了天然气价格调整等一系列文件,在社会上造成了部分用户等待观望的现象,使公司的业务发展受到了暂时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主动出击,积极配合公司工作安排,多次召开部门会议、传达、学习领会理解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通过接待用户来访,新闻媒体宣传等手段向用户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打消用户的疑虑,保证了用户发展工作的有序进展。全年共发展居民用户4万户、锅炉用户228家,312台,直燃机19家,30台,壁挂锅炉6072台,餐饮用户138家,345个灶眼,工业用户12家,16条线,当年投产达100%。
故事之二
标题:勤奋耕耘一片情 兢兢业业为用户
主人公:规划技术部负责人黄振梅
2002年,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顺利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日供气量超180万立方米的任务和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的艰巨工程。这对总公司而言,又是一个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双丰收年。
作为担负总公司规划、设计、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任务的规划技术部负责人,黄振梅同志在这场重大战役中所做的大量细致而艰辛的工作令人钦佩和敬重。这一年,技术部胜利完成主体、用户、场战设计配合完成了总公司二期工程的初步设计。更为可贵的是,黄振梅带领技术部在建章立制和日常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规划技术部特点是头绪多、设计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多,面对这一系列困难,黄振梅同志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完成了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习,并充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加强部门内管理中,在部门工作上突出一个“细”字,做到了分工明确、主体、用户、基建、小区档案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并且在管理中突出了以用户工程为龙头,主体围绕用户的原则,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负责的工作方针。档案管理工作因面临公司转固的重大任务,同时还要不耽误日常查图发图,整体搬迁等诸多事情,为完成上述任务,并且加强资料室管理,黄振梅利用搬迁的机会,发动全部门人员,利用节假日,对所有存放资料进行了重新分类,改变了过去查找资料难、乱、杂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因为资料不全导致设计出错的现象,今年为了落实公司转固的重大任务,加速收集竣工图的进程,该部门全年收回小区竣工资料200份,主体109份,发放小区施工图1500套,接管图220套,抓实了资料管理,对于公司管线的安全运行也有着重要意义和长远作用。
黄振梅同志工作细致,管理有方是有名的。她对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实行打分管理,对于不称职的设计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奖优罚劣,对于优秀人员予以奖励,通过这些手段,促进并加快了设计任务的完成,2002年全年用户工程设计33595户,壁挂锅炉9027台,锅炉441.39T,餐饮1475个灶眼,工业用户4家,主体工程设计52.8KM,规划审批301条主体及接管图,主体规划初审114项,完成管位定线任务98项,配合施工486次(用户部及各项目部),配合开工交底506次。
黄振梅除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之外,在科技攻关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她和同志们完成的西安市科委下达的西安市攻关计划《西安市天然气城市气化二期工程储气方案优化研究》的课题研究,此课题被国内专家评审为软科学成果。此课题研究成果现已被西安市天然气二期气化工程所采用,根据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分析显示,此研究成果(高压管道储气方案)比球罐储气方案可节省建设投资9385万元,同时增加储气量4.977万立方米,降低了高峰供气时然气在管道内的流速,缩短了天然气流动距离,极大地改善了运行工况,延长了储气设施的寿命。在运行费用上,节省了储配站的管理人员费用、生产和维护费用及开罐检修费用约400万元/年。由于将调峰气量由地上储气改为地下储气,其事故状态下的灾害性大大降低,更趋科学安全。此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会对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成果已被市政管理委员会列为第四届西安市发展研究奖推荐作品。
故事之三
标题:吃苦耐劳打头阵 勇于进取立新功
主人公: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工程部杨晓安
杨晓安是工程部施工管理人员,他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受到上级领导、职工群众的广泛尊重和赞誉。
多年来,杨晓安同志以工程建设为中心,注重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为目标、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己任,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每年的工作中,杨晓安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深入工地,现场一线办公,现场协调,发现问题及时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给予科学处理。贯彻实行工程一次合格率交验制度,加强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严格要求各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强化施工,组织分解,落实责任,为施工单位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在解决未央湖园区气源问题时,由于管线沿西铜公路由南向北敷设并将穿越大量民房、工厂、高架桥、农田、水渠、果园等障碍,协调和拆迁工作量相当巨大,为了能尽早给用户通气,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2002年初杨晓安同志主动与未央湖管理委员会及草滩镇政府等有关部门联系,就工程协调问题做了认真部署。经过多次协商,对草滩镇的五个自然村青苗、果树赔偿问题基本谈成。但施工时,针对当地村民临时提出的这样那样要求,并且阻碍施工和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要求交纳高额费用问题,杨晓安多次主动到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市政府协商,终于取得了多方的谅解和支持,为施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用户能够早日用上天然气铺平了道路。
11月12日,未央湖通气点火成功,标志我市又一卫星城用上了清洁能源。作为一名气化工作者,无论是在风雨交加中穿越高架桥定向转拖管,还是在冬季的寒风中做高压管道试压验收,他都付出了巨大心血和汗水。但杨晓安认为:“能为用户做点工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丈八东路高压管道的贯通对解决城市西南郊、高新区冬季高峰供气的稳定性,确保完成2002年日最高供气量180万立方米的目标任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把这项重、难点工程完成好,杨晓安同志长驻施工现场,全面负责协调临建拆迁、土地赔偿等问题,并协助管理施工现场。全线开工后,一直困扰施工的临建拆迁、土地赔偿、管道改线、雨水淤积等问题接踵而至。在此艰难时刻,他一如既往的选择了进取。他深知只有协调好各种关系,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为施工单位服好务,有力推动工程进展。为此,他在市政委、总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会同市政干道办几经周折,终于解决了潘家村一组、二组、三组以及沙乎沱村沿线共计3000M2的临建拆迁问题;解决了木塔寨等四处共计910M的土地临占赔偿问题。通过近20天的超负荷工作,终于在12月5日圆满的完成了丈八东路6公里高压管线的贯通工程,12月6日在试压的最后阶段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一处波纹补偿器法兰连接处无密封线出现渗漏,本应休息的杨晓安立刻赶赴现场与施工单位、试压单位又连续奋战两个日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了今冬高峰供气,解决了公司的后顾之忧。
这就是困难面前的杨晓安;这就是工作中的杨晓安。他的这种不畏艰险、爱岗敬业,是我们这个时代工人阶级队伍中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具体体现。也体现出了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干部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乐于奉献,勤奋耐劳”的精神风貌。 (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