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4月21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情系西南线 热血谱春秋 撑起一片绿荫的地方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知名医院 老年病康复护理的专业机构

撑起一片绿荫的地方

——全国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安康市残联康复医院采访记

——我国重型精神病患病率达13.47%,占到了全国疾病总负担的20%而高居排名首位,特别是一些慢性、反复发病的重型精神病人的医疗康复问题,是导致一些事企业单位负担过重、家庭贫困和因病返贫的直接原因……。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6亿而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且每年以3.2%的比例迅猛增长。与之相应的老年病和老年慢性病人将大量增加,这是老年人保健护理、生活照顾、赡养老人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倍受全社会的关注……。

国家各级政府在积极地采取措施……

企业和单位在翘首……

家庭亲人们在焦虑……

人们在沉思、徘徊、求索……

就在山青水秀,全国唯一没受污染的汉江水岸,素称绿色的安康市江北大道中段32号位置,有一所致力于精神病防治康复事业和开拓发展老年康复护理的专业机构。她就是先后获得国务院、国家卫生部、省、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国康复工作先进集体”、“社区服务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的安康市残联康复医院。

走进医院,看到整洁而舒适的门诊部大厅、两层建筑约3000平方米的住院部整修一新,全部是更新的高档床位和化验、心、脑电图等医疗设备。宽大而设施齐全的康复病房与室外观赏花园前后贯通、为患者医疗康复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宾馆化服务的老年病房全是清一色的席梦思床位和安装有现代通讯设施及空调彩电等不同档次的单(包)间病房。环境幽静的观察病房和宽大的老年康复活动大厅,给人一种典雅而舒适的享受,可见该院服务宾馆化、设备现代化、环境绿色化的建设目标与服务模式已显端倪。

一、立足社区,打造“安康模式”。

据了解,该院是当地政府残联为加强残疾人防治康复工作而组建有近10年历史,是全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能机构。也是目前陕南最大、上档次、有100张床位规模的精神病等残疾人防治和老年病康复护理的中心。建院以来:始终以社会效益第一,坚持以“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为指导方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立足社区防治。早在“八五”期间,为了解全市精神病基本状况,先后用了两年时间,分7批组织调查工作队,深入到7个区县的74个乡镇、749个村居委会、在52万人口面积、开展了一乡一镇的抽样调查,基本摸清了精神病及其残疾流行的现状,为政府和部门提供了工作的依据。为宣传和营造社会防治氛围,定期深入县城和有关乡镇,开展大型义诊宣传活动。同时组织巡回防治医疗小组,经常深入边远或重点乡镇村户,为基层防治工作解决难点重点技术问题,并对部分贫困家庭免费用药,实施就地监控治疗。“九五”以来,巡回走访4400人户,受益家庭群众6700余人。为了推动全市精防工作,统一调查与表卡填写的技术操作与质量标准,编印《工作手册》3000本,发到基层精防工作人员;深入五个区县,37个乡镇开展了技术指导培训,培训基层精防技术人员2200余人;先后在五个工作县区,指导建立了精防组织网络机构,较好地解决了缺医少药,就地就近实施防治康复问题;为促进社区家庭防冶康复,制发《救助卡》6000份,先后为460余人户减免治病服药,深受社会群众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好评。其工作业绩和先进经验在全省精防康复现场会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与赞扬;其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被专家和同行们称为精神病防治康复的“安康模式”。

二、托管助残,为企业排忧解难。

慢性、反复发病的重型精神病患者长期就医监护与费用的负担,是一般家庭和企业单位都十分忧愁的问题,这在国企改革进程中更为突出的显露出来。特别是一些企业对无家可归、无足够经费来源、无法进入医疗保险的“三无”病人就更为棘手。针对这一社会难点问题,该院主动与企业接洽,采取一是托管代养,即以患者本人工资为费用的主要来源,单位适当补贴的定额管理结算办法,工资卡交医院使用,从医、护、吃、穿、住、用等方面实行全面托管代养;二是与单位签订长期托管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共同协作搞好监护;三是住院医疗与社区康复相结合,即对好转和生活自理功能恢复较好的,让他们不定期的回归社会生活,由社区精防组织建卡监护,病情波动时又接回医院,这样有的放矢地消除了病人肇事肇祸隐患。西安庆华电器集团公司职工马某,患病20余年,多次反复住院就医不愈,经企业与医院实行托管代养,己较好地解决该职工生活照顾和医疗监护问题。水电三局一郭姓单身女工病人,每年两次发病均由公安强制护送住院医疗,通过医院采取住院医疗与社区康复相结合办法,得到有效的防治康复,现已独立生活数年未复发。水电三局退休办先后有13人采取托管代养办法就医监护,几年来节约费用10余万元,显著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几年来,该院托管代养本市和外地事企业单位及家庭的病人90多人次,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得到受益的事企业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关注社会,发展老年康复事业。

采访中,从该院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该院的领导决策者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与敬业精神,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观念和新颖的服务理念。在当前杜会不断深化改革和处于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他们并不想着如何与同行相互竞争,而是站的高、看的远,紧扣时代的脉搏,时刻关注着社会服务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自“十六大”以来,在党和政府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鼓舞下,该院投入60万元,成功地建立了“老年病康复护理院”。其指导思想与服务宗旨是,为事企业单位和社会家庭老年病、慢性病康复提供生活照顾、赡养老人的托管护理服务。采取在费用上让家庭和单位能承受的起,只收吃、住,护理费,需要的药物治疗按门诊对待,以清单透明定期结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或慢性病人,代请护工保姆,在护士指导下,协理生活;在床位与生活设施上:充分体现其敬老爱老的服务风格,房间内安装有电话,时刻与家庭和外界保持联系。全套席梦思床位,还安放有陪护床,日夜有护工陪同协理生活,在饮食上以杂粮食品为主,每天晚餐安排食疗饮食,方便其保健防病治病;根据老年人喜群居交流的心理特点,病房内有宽大而环境宜人的娱乐活动大厅,并设听书说唱茶座,集中组织老年与慢性病人休闲、消遣、娱乐而深受欢迎。

四、巷子深处有好酒。

现任陕西省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的该院院长魏代金是主要的学术带头入,从事精神病临床20多年来,在中西结合精神病等学术理论与实践上颇有创见的积累了丰富经验。他把现代生物医学成果与传统中医的宏观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唯象中医精神病学”的理论概念,提出“毒邪随血入脑则精神为病”,“脑病无虚;重在代谢”等学术观点,从而把精神疾病分为毒、气、血三大类型,制定出中西医结舍的治疗方法。把西药的毒副作用归纳成“药邪”病症,而采取相应中药治疗予以消除。从而有效地缩短了病程,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整体康复效果。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当地享有盛誉,被百姓称为攻克慢性精神病的“行家”。为此,记者还直接采访了病史10年以上的在院康复的几位病人,从时事提问到其行为表现已根本看不出病人的影子。除此外,他还根据中西医结合的原理,对乙肝,糖尿病、老年心血管病等系统治疗康复方面,都有独到见解。正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花香蝶自来”,深得患者的信赖,现年50岁的魏代金院长,他在从不脱离临床和日常繁忙的事务中,把这个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康复医院发展到今天这个模样,其所付出心血和代价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充分体现出一名老共产党员“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为社会无私奉献精神。目前他正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活动,带领全院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热诚的服务,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为更多的事企业单位和社会家庭排忧解难。

联系电话:0915-3313902(院办) 手机:13992539809

本报记者:文/康琳 图/张春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