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瑞士人的民族自觉性
自然资源贫乏的瑞士能够发展成一个经济发达民风却纯朴的国家,其中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因素。
一个讲求信义的民族
在瑞士的大小城市坐公车,车上既没有售票员,司机也不管检票。因此,乘客有没有在站台的自动售票机买票,靠的都是自觉性。
瑞士人要冲洗胶卷,只要把胶卷塞到自己偏爱的冲洗公司的免邮费信封里,然后往邮箱里一投,三天后就可以在自家的信箱里找到冲洗公司寄回来的照片和账单。顾客在享受了服务后,就会主动拿着账单到邮局去付款。这种完全信赖顾客自觉性的服务渗透在瑞士人生活的各方面。例如,开车途经市郊的农宅前,你可以看到摆放在路边一袋袋扎好的土豆、一盒盒的新鲜鸡蛋或者是刚刚采摘的水果。主人家在袋子上注明价格,旁边放一个小碗,买卖就在这样一种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无声地进行。
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国家
有世界花园之称的瑞士尤以环境的清洁和安静获得游客的喜爱,瑞士的环保靠的不是法治,而是人民本身的自觉性。比如说,瑞士人喜欢养狗,但在这里,你一定看不到狗屎满街飞的镜头。城市街头巷尾每隔一段路就安有一个箱子箱子里面装有给狗主人随时应急备用的粪袋。
出来遛狗的瑞士人,都习惯随手拿着这样的一个备用袋。此外,瑞士人从不在路上乱扔垃圾乱摘花草,甚至在湖边在山头看到有游客扔下的空瓶罐他们还会主动自觉地捡到垃圾箱里;
秉承勤俭节约传统
在这里,生活废物小到一个信封、一个空玻璃瓶、一个空罐头盒甚至是一个酸奶的铝箔都是宝。瑞士人习惯在日常生活里不厌其烦地把这些垃圾分类,然后拿到街区指定的各种收集点去扔掉。可以说,民族的自觉性使他们在对垃圾的循环利用上达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
(据《今晚报》朱颂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