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19日
综合新闻
02

“秋菊”绽放白水城

牛秋菊,快40岁。1995年企业效益不好,下岗回家乡白水县后,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这期间,有苦有甜,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她靠着毅力、决心、勇气,成功了!

牛秋菊回到家后,立即考察市场,在白水县城临街,投资2万多元,建了一个“山城菜馆”,可容纳30多人,她自己进货选菜,雇了5个人,忙时自己动手炒菜,第一次当起了“小老板”。当时来白水购苹果的客商多,她人勤快,有眼色,小饭馆挺红火。这期间她挣了钱,紧巴巴的日子也宽松了许多。但她并不满足,还要把事做大,把在单位工作的老公叫回来,开办歌舞厅、浴池等。由于经营有方,又能吃苦,生意红火,在当地有了名。这之后,当地歌舞厅陆续建起来时,精明的她又于1998年把歌厅一转手,加上借款,36万元买了辆29座带空调的金龙中巴客车,从白水跑西安,这在白水县也是第一辆带空调的高档车。然而这时,她才感到跑车的艰辛。

牛秋菊与丈夫早出晚归,常常是天不亮爬起,天摸黑才回来。牛秋菊最怕的是车在路上出故障。小修一次几百元,大修一次上千元乃至近万元。一次,汽车的曲轴坏了,她和爱人扛着100多斤重的曲轴到太原,就是为能省下几百元。她的车先后两次撞车、两次追尾,但都是“小伤”,只要乘客没事,她一万个高兴。

问她下岗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牛秋菊说:给自己干事,用不着别人指手划脚。你有多大本事,就干多大的事。虽说苦,但很充实,能展现出一个人的价值。这几年挣的钱,在单位怕是一辈子也挣不来。十几万元对一个人来说是梦想,但你只要努力了,梦想成真,就能变成现实。

牛秋菊说,现在跑西安的车太多,来白水做生意的人还不如以前多,她准备把车卖掉,再干别的。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