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成功的动力
□文/张丽君
自信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有了这种精神的动力,自然会坚韧不拔地朝着理想的高度进发。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路是一条艰难而曲折的路。如果连起码的自信都没有,怎么能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呢?实践告诉我们,自信是一种不尽的能量,它可以创造出奇迹。
四川省青神县残联的一等伤残军人张仲安在部队服役10年,曾四次因公负伤,从此患上了脑外伤后癫痫、瘫痪。正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治疗中又发现他患了恶性淋巴癌。在经历了五次大手术后,张仲安全身留下了8处刀口……。1980年张仲安同志被评为一等伤残军人,组织上安排他到疗养院享受终身疗养。然而这位被医生认为“最多只能活三个月”的人竟然放弃了国家优越的疗养待遇,回到家乡,一边顽强地同伤病作斗争,一边在床上学习科技知识。经过成百次失败,他取得了不用燃料升温的“孵禽薄水温箱”、“竹汁液的制取”等四项中国发明专利。他研制的竹汁饮品、竹汁酒的开发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他研制的植物蛋白奶的生产、果汁饮料、原汁酱油等实用技术成果,应用到全国数以千计的用户,为社会创产值数亿元。张仲安被授予“百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四川省自强先进个人”……。那么,是什么使张仲安战胜癌症,从死亡的边缘活了过来,从瘫痪的病床上站了起来?是自信,是一种精神的支撑使然。
但自信决不是自负,自信的力量源于对信仰的坚定信念,所以自信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而自负却是自以为是,盲目自满,目空一切,自我膨胀,鼠目寸光,昙花一现。
有诗云“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人生要有信仰才有追求,而自信却是追求成功的精神支柱。正如张仲安在病床手记中写到“人生中的不幸是难免的,面对这些遭遇我十分坦然,为了追求事业我什么都不在乎。”成功没有坦途,困难、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我们要克服自悲和自大,永远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把自信与成功的事业联系起来,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