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不清
西安市民环保知识欠缺
本报讯 近日,在西安市街头新增了许多新式环保垃圾筒。筒身上均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字样,然而在每个垃圾筒内,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仍混在一起。
6月9日,记者在钟楼603车站看到,一位等车的中年妇女随手将吃完的奶糕纸仍进了“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筒内。在北大街,记者就扔垃圾一事采访了一位清洁工,他的回答让记者惊讶,他说只要是垃圾仍进垃圾筒就行,哪边顺手哪边扔,他对记者的提问反倒很纳闷:“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又有什么关系?在记者走访时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都能够非常自觉得把垃圾扔进垃圾筒,但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概念都是含糊不清。
西安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可再生利用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指果皮、饭菜余渣等不可循环使用的垃圾。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提高,陋习在一天天改变,但人们的环保知识还是比较欠缺。”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市民都希望环保部门能在垃圾筒外简单地标明“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简单定义,这样可以让大家更好做到环境保护。
本报记者 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