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之后
□文/刘芬
有人来借钱,认识但不熟悉。借,怕有借无还;不借,抹不开面子。犹豫不决,左右为难。无奈何,看来人满面愁苦,泪痕斑斑,且恳言只借十来天,一定按时还来,决不食言,只好借给。便把刚发的工资留过生活费,连同以前省吃俭用的节余,悉数凑够来人所要的数,双手递给,还怀有一丝歉意,似乎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然而时过五年,借出的钱如飞去的黄鹤,往而不复,且偶尔碰到那借钱的人,人家不是装没看见咱,就是匆匆打个招呼急急而去,似乎是个大忙人,咱没眼色总想跟人家多说几句话套个近乎似的。实在急需,向借钱人小心翼翼地提说还钱的事,人家气字轩昂地说:那事我记着呢,只是最近有些急事花了一大笔钱,暂时手头不方便,过一阵子我亲自送还,你不用担心。从此以后又杳无音讯,方记起有人说过:
如果你想失去朋友,就借钱给他吧!
如果你想失去亲戚,就借钱给他吧!
此乃真言也!
然而,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借钱者往往并不是你很亲近或很熟悉的人,嫡系血亲和至爱亲朋反而很少借,即使借了也会按时或提前还,决不会到了约定期无故不还,让你干着急,难开口。这种现象我的理解是:越是至亲越不轻易开口,要是开口肯定有解不开的结,你帮他解了急,他会觉得还是亲人心离得近,觉得亲情融融,好温暖。有了钱自然会急急还你,生怕耽搁了你的事情,怕损伤了亲情,怕失去你的信任……总之,他怕。而拐弯抹角套近乎,七拐八弯拉亲戚借钱者,往往不考虑这些,他在你跟前借是因为他需要钱时想到了你,说明你在他心目中有一定的位置,你此时不是外人,所以你借给他钱没商量,若推辞就是你不像人,没人情,不识抬举,不够交情……你若借钱给了他,他会认为你有钱,你借给他的只不过是你闲着没用的钱,与其闲着还不如让他用着,还不还就无所谓了。总之,他不怕,不怕失去亲情,也不怕讨你嫌,你要嫌就别理他,那么,你借出的钱你也就别理了。就这理儿,不信你试试。
不禁又想起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坚信劳动可以创造一切,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品不尽的快乐。嗟来之食故然也可饱腹,但绝没有靠自己劳动所得的那怕是粗茶淡饭有味儿。
愿互助之德不被亵渎,友善之心不再被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