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01日
综合新闻
02

把就业列为经济工作的“优先指标”

当前,全国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工作存在的一些困难,特别是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优先指标”予以重视和落实。在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我国,失业率这一指标的起伏对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从今年情况看,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今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按国民经济增长7%左右测算,全年只能新增就业1000万人,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额在1400万人左右。再加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需要转移,高校扩招后首批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及非典疫情给吸纳从业人员较多的服务业带来较大影响,这些都使得今年的就业工作压力明显增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在年初提出了今年新增就业8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就业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首先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和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引导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再就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通过多种灵活形式就业,拓宽就业门路。其次要坚决落实中央的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努力解决小额贷款问题。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三要把解决年龄偏大、文化技能低的“4050”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问题,作为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再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开发一批岗位安排困难人员再就业。四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建设,为劳动者提供及时、便捷和有效的就业信息。

(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