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01日
综合新闻
02

一块月饼的自述

我叫月饼,本是普通的中秋节食品,只因象征着团圆、平安,寄托着祝福、情谊,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可近年来,我身价陡增,“节节”攀升,从几十几百到成千上万元,今年的纪录是999999元,差一点就越过七位数大关了。我只是一块小小的月饼,虽受到如此高抬,却离老百姓越来越远,这弄得我困惑不已。

困惑一:我还是月饼吗?诸君请看,某造币厂也生产月饼,“1000克纯银、56颗天然宝石、玉石根雕底座、7枚1盎司银月饼、1枚纯金金章……”,这广告词多么诱人,而且还是在文物店限量发行呢;某饭店里名为“纯金至尊中华圆月”的极品月饼,中间是500克的纯钛金“金月饼”,周围7块可食用的月饼其用料可谓讲究:极品南非鲍鱼、上等金钩鱼翅、美国进口面粉、马来西亚砂糖等,出炉后还要刷上一层食用金箔;包装更是出奇,有的镶金镀银的锦缎盒、漆雕盒、红木盒、水晶盒,再配以宝石、金项链、洋酒、名茶等赠品,有的甚至加入了邮票、古币、剪纸、诗词等元素。凡此种种,极尽奢华之能事,不仅老百姓望我兴叹,搞得我自己也怀疑我还是月饼吗?不堪重负的我急盼商家、厂家为我减负,还我本来面目。

困惑二:是精神还是物质?月到中秋分外圆,人逢佳节倍思亲。月饼除了食用价值,它的意义更多的应是人们精神的寄托,是传统文化的承载,是亲情友情的沟通。鱼翅燕窝虽“丰富”了我的内涵,却与节俭的国风民俗格格不入;金银珠玉虽“精美”了我的外表,却与高雅的节日氛围大异其趣。事实上,那些天价月饼、极品月饼最后进了谁的口,大家心知肚明,忙于生计的老百姓哪有那份闲钱和闲情呢?

困惑三:我的市场有多大?中秋节只一天,人们的食量也有限。面对市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各式高价月饼,我不禁要问:我的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能买起包装精美、内涵丰富的高价月饼的人恐怕为数不多,大多数消费者选择的还是经济实惠的散装、简装月饼,或是水晶饼、软香酥一类的点心,也就把节过了。所以说,大众消费最终决定着我的命运。那么,每年卖不完的高价月饼最后又哪里去了?这只有我知道。

(群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