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睱思
□文/刘远致
“非典”系“非典型肺炎”之缩写,但“非典”毕竟有点无规范,后改为SARS,这样也就科学了。京城四、五、六月SARS肆虐!一时间部长下台,市长撤换,学校停课,娱乐场所关门,街上人、车见少,商店口罩、消毒液脱销。余患腿疾行动不便,正好躲在房里看书看报看电视,如此也就有了一些非典型的暇思:
一
余秋雨京城打官司,状告某杂志社侵犯某名誉权,要求赔其人民币十万元(某杂志社出书说余秋雨在深圳白落了一套房产,余说绝无此事,故索赔十万)。窃以为这个余秋雨名誉特值钱!十万是怎样算出来的,是物价局给定的价吗?——当个名人就是好。
二
姜昆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大型相声剧《春明曲》,要在保利剧场隆重演出,最高票价人民币600多元!吓,想当年中国的相声大师们在天桥撂地,有钱没钱都能看。马三立、侯宝林不都是这样走出来的吗?穷人富人都能乐哈。而今姜昆式的相声没钱人是连乐的机会也没有了!如城市低保人员,学生,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及月工资1000元以下的,已然无缘观赏姜昆者人的风采了。
三
《北京晚报》挺便宜,五角一份。这一份最多时有90个版面,纵有一目十行的本领,全看也得一天时间,一年下来修个“晚报博士后”问题不大,只是课题:吃、喝、玩、乐、衣、食、住、行较杂。每礼拜一《北京青年报》搭一份《北京广播电视报》共一元钱。“青年”是对开四版,量比晚报还多,论捆了!
新闻纸一直紧俏也就不难想像。
其实电视、新闻、消息俱全,早已替代了报纸的大部分功能。看每日的疫情报告,只有北京每天以三位数增加病人,其它省市如湖南从播报第一天就是六人直到结束播报。是否与中国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有关?而李丁“卖”钙片,聂卫平卖“氧立得”不管有多少专家异议,中央电视台照播照放。北京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射雕”,一晚三集,李亚鹏、周迅把个郭靖、黄蓉演得是一对儿痴、傻、呆、茶!
四
“名利”角逐也可能是推动历史的动力,而追逐“名利”绝对少有成功的。即使世上没有什么瘟疫,也没有一切罪恶(那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翻阅一本画册,见一明代书法家郑簠的条幅,共五句话,很值玩味,抄录如下权做“暇思”结尾:荣辱不惊,肝木以宁。动静以静,心火自定。食欲有节,脾土不泄。沉默寡言,肺金自全。恬澹无欲,肾水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