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18日
综合新闻
02

外卖“裸体”消毒柜虚设碗筷混洗

路边饮食店谁还敢去

“叫个外卖是方便,可卫生无法保障。”年老体衰的白老先生因腿脚不便,常打电话让人送饭上楼,可自从见识了一次小虫飘在饺子汤上之后,老先生不肯再叫外卖了。

如今,电话订餐成为一项便民措施,除过一些大酒店和规模较大的餐饮店送餐时有外包装和食盒之外,一些小店的外卖几乎就是“裸体”出行。记者不止一次看到服务生端着托盘穿街而过,盘内的面条、饺子、米饭乃至炒菜全都“裸体”,上面没加任何防尘措施。一次一片树叶掉进菜里,服务员稍加停留,简单处理后便送往指定人家。为何上面不加防尘罩或防尘纸呢?一老板道破缘由。一是麻烦,二是成本大。依这位老板的说法,顾客点一碗面或几个菜都要加防尘设备的话,服务员不够麻烦的功夫,简直是浪费时间。另外,一般的小吃店都是小本生意,加上了防尘罩或纸将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可实际上,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许多小吃店自己送走了不少财神。

外卖“裸体”成风,店内消毒设备成摆设,洗碗池与洗手池共用又成了一些饭店的“硬伤”。几乎每次卫生检查,上述顽疾一再被查处,可没过几天,旧病又复发。莲湖路一连数家饭店,消毒柜摆在大堂,拿出的餐具却是湿的。询问其中一家的服务员,其言语躲躲闪闪,仔细查看,电源未接,老板说是线路板坏了,可就在一个插线板上的空调却凉风习习。老板后来承认是为了省电。省电就是为了省钱,在这种饭店里就餐,卫生能保证吗?餐具不消毒令人不放心,洗餐具的水池就是洗手间外的洗手盆,你又作何感想?北大街上有几家饮食店,厅堂环境挺好,可一去卫生间,后堂卫生便露馅了。在数家小餐馆记者发现,卫生间外的洗手盆内,用洗洁净泡着不少油腻的碗筷,其中混合着用过的擦手纸。服务员瞅空冲洗一番便放进了掩人耳目的消毒柜内,餐具清洗池与洗手池混用,食客看了很少有第二次登门的,可就是这样的餐馆,竟然也在数次检查中过关,实在令人想不通。

路边餐馆曾方便了不少人,可外卖“裸体”,“消毒”成摆设,餐具混洗之风不刹不查,谁还敢去这些店内用餐呢?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