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10日
综合新闻
02

建家兴企 共创辉煌

——渭化集团公司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调查实录

本报记者 刘公望 特约通讯员 张海林 高亚楠

2003年9月,首都北京,从正在隆重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四大上传出喜讯,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家企业工会一道,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金秋时节,记者只身走进渭化,亲身感受到这块西部大开发热土上的点点滴滴——

文明企业展新貌

“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陕西省绿色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环保百佳工程”、“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文化建设先进企业”、“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处于无数荣誉光环映照下的渭化集团公司位于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始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是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热潮中诞生和成长的、以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自1992年开工建设以来,在省、市各级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依靠企业党政工的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以及全体渭化人的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和精心运营,渭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两个文明建设呈现良好局面,1996年建成投产,2000年达产达标,2001年企业整体实现盈利,连续跨越了企业发展史上的三个高度。目前,渭化集团已形成四大产品系列:一是以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为主的化肥产品系列,核心产品“渭河”牌尿素是国家免检产品,并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二是以高纯度氧、氮、氩及二氧化碳等为主的气体产品系列;三是以助熔剂、添加剂、灰水分散剂、水质稳定剂和精制盐酸等为主的煤化工助剂产品系列;四是硫磺、塑料编织袋等多种副产品和配套产品系列。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年产13万吨甲醇,5万吨二甲醚改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三聚氰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企业现有员工1640人,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5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00余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近500名,职工队伍具有年轻化、知识化特点。

在努力搞好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同时,渭化集团十分重视企业的精神文明、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全方位工作,并做出了卓著的成绩:1998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3年2月被授予“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3年5月,被授予“绿色企业”称号,被《中国化工报》等媒体和有关人士誉为“黄土高坡上的绿色工厂”。

走近渭化,纵然已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仍会对扑入眼帘的场景倍感诧异——满目的绿色,宽敞的马路、整洁的厂房、一尘不染的大型设备……没有想象中的机器轰鸣,只有现代化控制室中忙碌而专注的身影;没有化工厂见多不惊的蒸汽升腾和烟雾缭绕,只见凉水塔上空飘浮的水汽如云;没有化学气体刺鼻的异味,却有随风而至的阵阵花香;最令记者感叹的是,日耗数千吨烟煤的装置现场,却难寻黑色的痕迹。眼前的一切,生动地诠释了现代化化工厂的涵义,也让记者领会了管理有致的魅力。

转而步入渭河花园(渭化集团职工生活住宅小区),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花园”的名符其实,而更应该称之为“花团锦簇的温馨家园”。走进位于渭河花园之中的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家的温馨、人的激情、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作品琳琅的职工摄影长廊,不乏精品之作的职工书画作品展,设施齐备的各类文体活动室,一个个忙碌着的工会工作人员的身影……

合力建家求发展

在渭化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工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渭化工会自1992组建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创建“职工之家”活动作为工会工作的主线,把建家水平作为衡量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标志,确立了“建家兴企”的主题,以“促企业持续发展。谋职工安居乐业”为开展建家活动的宗旨,以“党政认可,职工满意”为衡量建家成效的标准,坚持党政工齐抓共建的原则,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工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职工之家”活动领导小组,重视对建家工作的部署安排、指导检查、验收命名,在组织上保证了建家活动的顺利开展。工会三级组织体系层次明晰,职能明确,工作有序。工会干部队伍团结进取,勤奋工作,夯基础,求规范,抓机制,重实效,使创建职工之家活动充满活力。注重制度建设,建立了组织、民主管理、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女工、生活福利、文体宣传、财务管理等32种制度、台帐。基层分会也实现了组织网络图、基本制度上墙,各类台帐齐备、规范。近年来,工会办公室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会组织基本情况、会员分布、工会下发文件、职代会决议、各类活动资料等全部纳入微机管理,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在建家活动的总体部署上,坚持以建设职工小家为切入点,以全员建家为着力点,努力做到建家高起点、管理高标准、活动高品位、人员高素质;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各工会小组、全体会员人人参与,分层次制定建家规划,分阶段制定可行方案,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坚持把检查硬件与考核软件相结合,全面安排与重点指导相结合,树立典型与帮促后进相结合,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把建家工作一步步引向深入。

民主管理添活力

渭化工会在建家中突出民主管理和维权工作重点,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把“一切相信职工,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代表职工,一切为了职工”作为座右铭,坚持源头参与、过程监督、机制维权,替职工说话,为职工办事,“职工之家”成为职工当家作主的天地,成为职工权益的靠山。

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工会代表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渠道畅通。1993年8月18日,是渭化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渭化第一届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至今,职代会已按期召开了一届、二届共16次大会、22次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审议、通过和决定了50多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民主评议干部、评选省级劳模、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以及工资调整方案、成立职工持股会、调房售房和其他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对于每一项职代会决议,工会都组织相应的监督机构进行执行情况的敦促检查。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中均依法选举进入了1名职工代表,工会负责人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构建三级制度网络体系,深化细化民主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车间、部室、子公司等二级单位均建立健全了职工(会员)大会制度、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班组民主管理主要以班组民主会为基本制度和活动方式,三级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各类活动记录、工作台帐齐备规范。

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根据上级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明确规定了厂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从2001年开始,渭化集团开展了决策层与职工代表的对话活动,根据企业经营发展不同阶段的情况,公司主要领导就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向职工代表通报情况,解答疑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签订好,执行好集体合同,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公司工会召集职工代表参与了《集体合同》文本的起草和修改,集体合同草案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成立了集体合同检查监督小组,每年都要对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在奖金分配、调房售房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坚持与行政友好协商,据理力争,集体合同履约率几年来一直达到100%。建立和健全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过依法维权,几年来未发生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也未出现闹事、上访等事件。需要指出的是,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中,渭化集团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上。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持生产一线精干高效,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把富余人员分流到企业后勤和实体系统,没有搞提前内退,也没有实施买断工龄,更没有让一个职工下岗,从而切实地维护了职工的权益,

坚持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是最有效的维权。工会协助公司行政组织开展安全活动,协同安全部门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改进劳动保护工作,使职工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安全保障措施更加完备,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费用按标准及时发放。对生产一线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病检查防治。动员职工参加安康互助保险,截至目前,参保职工1400名,投保金额共计八百余万元,连续两年被省总工会评为安康互助保险先进单位。从1999年开始,先后组织了19批近200名职工外出带薪疗养。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保证了千人负伤率控制在1以内,职业病发病率为零的良好局面。重要安全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未发生一起重大事故。

整体工作上水平

渭化集团公司工会以创建“职工之家”活动为主线,在建家中突出工会组织基本职能,以强化民主管理、健全维权机制为重点,在建家中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己任,在建家中注重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以丰富职工生活、弘扬先进文化为主旋律,工会工作整体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增长,“职工之家”,成为提高素质的学校,成为技术创新的课堂。企业兴旺发展,职工才能安居乐业。渭化工会根据企业基本建设、安装试车、生产爬坡和实现盈利等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大张旗鼓地开展四轮班稳产高产劳动竞赛和大检修劳动竞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鼓舞了职工队伍的士气,为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和效益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针对企业生产一线以青年职工为主体、职工学习技术积极性高的实际,工会以职工技协为阵地,通过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专业论文评选和技术成果发布等活动,在全公司,特别是生产系统掀起了学练技能、岗位成才的热潮。2001年渭化集团公司职工技协被全总授予“全国先进职工技协”称号。2002年组队参加了陕西省职工技术大赛,取得了化工分析专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一举夺得“兴化杯”,1人获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2人成为陕西省技术能手。

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职工之家”成为企业文化活动的乐园。通过不断完善活动设施,丰富活动项目,把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办成职工娱乐、健身和学习的阵地。工会每年都充分利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举办征文、演讲、歌咏比赛、文艺联欢和游乐活动。2002年10月率先在全省企业界成立了职工文学艺术联合会,下设摄影、书法绘画、文学创作三个分会,共有会员逾百人,同时举办了首届职工艺术节,历时3个月,期间举办了职工摄影展、书画展、征文比赛、女工巧手制作展和迎春文艺晚会等多项活动。渭化职工的摄影创作活动在陕西省及全国化工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2002年3月被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和省文化厅联合命名为“陕西省职工摄影艺术基地”。

渭化集团公司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民健身活动得到了职工及家属的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为了鼓励职工走出家门,锻炼身体,工会连续多年组织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很受职工欢迎,参与率达到95%以上,公司基本上每年都要组织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围棋赛等,每两年组织一次职工田径运动会。太极拳剑、木兰拳剑和健身球、健身秧歌等业余队伍,多次参加省、市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正是由于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在渭化蓬勃开展,蔚然成风,杜绝了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全公司无一人修炼法轮功,呈现出企业安定团结,职工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关心职工生活,保护女职工特殊利益,“职工之家”成为企业稳定队伍的基地。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安危系在心上,始终把关心职工生活疾苦放在首要位置,在做好公司内部扶贫帮困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省、市有关部门号召,发动职工踊跃参加各类捐助捐款等公益性活动。面对洪灾,2002年6月,渭化职工在工会的号召下,纷纷捐款,购买了60吨“渭河”牌尿素,支援陕南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2002年12月,积极参加“百户企业援助万名特困职工”活动,踊跃捐款2万元,受到省总工会的通报表彰;2003年我省渭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渭化集团公司和广大职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捐棉被600余床,棉衣3000余件,捐献价值80余万元的40余万条编织袋支援抗洪抢险一线,并向灾区捐助现金20余万元。

渭化集团公司特别重视保护女职工特殊利益,对她们的劳动保护、婚孕、哺乳等待遇,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给予了特别倾斜。广大女职工深深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在企业各条战线、各个岗位,展示了“半边天”的聪明才智和飒爽英姿。2000年3月,渭化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被全总评为“全国工会女职工先进集体。

渭化工会坚持以“建家兴企”为主题,始终遵循“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原则,通过建家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与稳定,通过建家保障了职工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在经济上维护了职工的物质利益,在文化生活上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求。把工会组织真正建成职工信赖和热爱的大家庭已成为公司上下的共识,建家活动蓬勃开展,深入人心。目前,全公司29个基层分会全部建起合格的“职工小家”,并验收命名了23个“先进职工小家”,12个“模范职工小家”,公司工会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石化系统“模范职工之家”,2000年被省总工会命名为“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2003年9月,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