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谁承包 谁投资 谁管理 谁收益
灞桥区引进市场机制绿化效果好
本报讯 灞桥区在实施大绿工程中,引进市场经营机制,采取“谁承包、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在河滩、原坡、山沟等区域植树造林,有效保证了栽植质量,提高了树木成活率,从而有力加快了全区大绿工程进度。
灞桥区是西安市实施“六片八河十条路”大绿工程的重点地区。区委、区政府把实施大绿工程,作为“建强创佳、灞桥争先,建设生态经济强区”的主要措施。他们立足本区任务重、面积大、要求高的实际,按照“谁承包、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政策,充分运用市场化动作和企业化管理的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实施大绿工程。今年春季,按照区上大绿规划,灞柳生态园承包在灞河下游东岸栽植了金丝柳、雪松、美人梅等50多种树30多万株,总面积达3000多亩。进入夏季后,这家企业又组成了百人护林队,精心浇水管护、把责任落实到人,使这片树林成活率达到99%以上。如今,这片长10公里宽200多米的林带,已成为全市实施大绿工程的样板。今秋,灞柳生态园又投资植树2000多亩,灞河东岸生态林达5000多亩。灞柳生态林已不仅成为西安的一片大绿肺,也有效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机。
据了解,每年区上都要组织动员机关干部、驻军官兵、学校师生、单位职工等义务参加植树劳动。区农林局、区科技局、区水务局等部门还选派技术精、素质好的干部,深入山区原坡指导承包者科学植树造林。洪庆山区8个村干部群众承包栽植经济小杂果林一万多亩,在区上有关部门指导下,不但绿化了荒山荒坡,还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创出了一条新路。 (刘鸣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