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
□文/姜华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被教育得很守时,因为所有的人都告诉我,守时是一个好习惯,不懂得守时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而且是令人讨厌的。
我现在也认为守时是一个好习惯,但这只是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一个人足够优雅,足够成功,他就有特权享受迟到的权力,而且不让人讨厌。我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我发现许多名人和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迟到的习惯,他们喜欢和你约好采访的时间,然后姗姗来迟,只简单地给你一个“忙”的解释。好像他们给你一个十五分种的采访时间,就像给了你整个世界似的。
如果你有虚荣心的话,你可以在那天的晚上安排一个朋友的聚会,然后你“千呼万唤始出来”,跟那些等你的朋友说:“对不起,我来晚了,可是我今天采访××市长,他让我狂等了40分钟!”
当然迟到并不是一种特权,还是一种技巧,不过使用这种技巧的时候,要求使用者必须足够聪明并且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教养和容貌,否则得到的只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我有这么一个女朋友,她总能在各种重要场合使出“迟到”的撒手锏,以成功地谋取注意力并屡屡得手。比如说一个小型的宴会,她一定要事先打听清楚有那些人参加。我想她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判断值不值得使用她的看家功夫。我可是有幸见过她的独门暗器。那是我的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朋友的私人聚会,他跟我说要请几个外国朋友吃饭,让我约两个会外语谈吐较好的朋友去。于是我约了我这个女朋友。她首先问我有几个人吃饭,吃饭的地点在那里,去的都是些什么身份什么背景受过什么教育的人,我差一点疯掉,说又不是请你去相亲,你问那么多干什么?
结果到了聚会的那一天,大家都坐好了,她还没有来。一群人围着西餐桌,只有一张椅子空着,有点“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味道。还好,她只是让我们等了五分钟,就很得体地出现了。
只见“伊”施施然走到那张落寞的椅子前仪态万方地落座,然后说:“SORRYFOR KEPT YOURWAITING”(对不起,诸位久等了),很好听的声音,很优美的语调。唉,我们等她的那五分钟的不安浮躁相当于京戏的开场锣鼓,给人家做了一个绝妙垫场。
我曾经向我这个朋友学习“迟到”的种种技巧,但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后来想起两个早年学的成语,一个叫“邯郸学步”,一个叫“东施效颦”,于是打消了“见贤思齐”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