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卖官”与“卖肉”
刘新
日前上街,在一排卖肉的摊前看见几个个体户争看一张新来的报纸,评论报纸上刚刚曝光的贪官卖官的现象。旁边另一位卖肉的个体户一听直言道:这有啥大惊小怪的,有个卖啥的就有个买啥的,这“卖官”与“卖肉”一个样。接着他进一步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都是“卖”。“卖肉”者要卖,就得杀猪,清洗,按肥瘦下水分类标价,而“卖官”者要卖,亦要先制作“帽子”,要么设位子,要么腾位子,这就要通过什么考察、调整、淘汰来实现,必要时更会大肆清洗一番。
“卖肉”者卖肉,论斤论价论肥瘦,明码标价,“卖官”者论官位论油水论价格,有时随行就市,有时待价而沽。尽管一个公开,一个隐蔽,都是一种交易,一种买卖。
“卖官”与“卖肉”既然都是“卖”,就都存在着竞争。“卖肉”者谁给钱多就让谁先得好肉或任意挑肥捡瘦。“卖官”者也一样,谁花银子多就将有油水或“高帽子”的位子卖给谁。特别在猪肉紧张或“官帽”紧缺时,其竞争将会趋于激烈。
“卖官”与“卖肉”都是冲着钞票来的。“500元钱挂个号,1000元钱报个到,一万元拿顶帽”,就是例证。
有道是,干啥的寻啥。因此,只要有市场,这买卖就永远不会停止,这“卖官”者与“卖肉”者根本没有什么两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