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锻造顶梁柱
——来自汉滨区新城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报道
文/寇长柏 赵军
近年来,曾被省委评为“小康乡镇先进党委”的新城办事处立足区位优势,强化关键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全办非公有制经济迈上了新台阶。止2002年,全办累计发展个体私营企业2604个,从业人员达5300人。非公有制经济总收入5.34亿元、总产值达3.18亿元,在全办经济总量中占到了八成以上,真正挑起了经济发展大梁。
抓企业改制,搭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平台。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风起云涌,新城办80%的集体企业跌入了负债经营的困境。对此,办事处提出了盘活存量换增量、调整产业创市场的思路,坚持一厂一策、因企制宜原则,有步骤地对集体企业进行改制,以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1996年,将地处金州南路中段的轻工企业布鞋厂改建成金州百货市场,1997年又投资120余万元进行了二次扩建,现在这个市场已有营业面积3200平方米,摊位214个,吸纳个体经营户180余户,安排下岗职工及社会就业人员360余人,年零售总额达8000余万元,上缴国家税(费)60余万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相继完成了人民商场、秦巴交易中心、江南公司、金州机械厂等骨干企业改制工作,使这些企业一跃成为全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全办已发展办属企业10个,村组企业20余个,改制企业的总资产达1524万元,较改制前净增了1000余万元。
抓招商引资,促进规模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办事处出台了《关于加大开发力度吸引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和奖惩办法》等政策规定,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连续几年来由主要领导挂帅,带上项目参加西洽会、农高会、龙舟节贸洽会招商引资,已初见成效。2003年初,办事处下达了永兆大厦等16个项目,总投资达3.1亿元。目前,已建成兴华市场等6个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8亿元。2000年,在新城办西洽会上与兴华公司签约新建兴华综合批发市场。该项目于2001年9月正式破土动工,2003年5月1日已全面建成投入营业。市场占地115亩,总投资6500余万元,建筑总面积8万余平方米。该市场建成一个月,已招商200余户,营业总收入达1500万元,市场房屋租赁月收入达90万元,月上缴房产税达15.75万元,成为全办非公有制经济一大亮点。
依托金州路优势,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商业企业相继在新城办辖区落户。1994年,退休职工陈忠云领办了南方商务有限公司,经过9年的发展,营业面积由原来的400平方米增加到了5000平方米,员工由50余人发展到360余人,拥有了南方商场、南方超市、南方家电分公司三个分支企业,共安排待业青年、下岗职工2600余人,目前,这个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元,年上缴国家税费41万元,2001年在全区第一个成立了民营企业党支部;1997年,双堤社区投资400余万元兴建的综合楼被安康市民威工贸有限公司慧眼识中,兴办了民威商厦,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安康市经营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零售批发企业;2002年,金州机械厂收回经营权后,吸引西安温鑫商贸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开办了温鑫超级商厦,已形成后发之势。莲花池饭庄通过抓管理提高服务档次,已成为全市餐饮行业的知名品牌。
抓市场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近年来,新城办一直把市场建设作为发展的重头戏来抓,提出了“改建一块、新建一块、扩建一块”相结合的建设思路,每年筛选出一、两个市场列入全办10大重点项目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保证市场建一个成一个,先后投资1100万元,改扩建商业用房2.28万平方米。2001年,新城办接管兴安副食品市场后,已投资20余万元对市场进行了全面整修,使老市场重新焕发了生机,还吸引外来客户开办了全市首家净菜超市。市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今年,我办根据治理城市马路市场需要,启动了南门、西坝、东坝三个集贸市场建设。利用南山绿色屏障,发展标准化农家乐58户。近几年相继建成的秦巴市场、金州百货市场等7大市场已是全办非公有制经济的“孵化器”。这几个市场通过抓管理,已先后创建成省市场“文明市场”。在市场的带动下,全办个体工商户连续5年保持了250户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