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20日
头版
01

耐磨的老“锅”

——记澄合矿务局王村矿机电车间机修组班长郭建设

幽默豪爽,干练利落的郭建设是澄合局王村煤矿机电车间机修组班长。自197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已在煤炭事业默默奉献了27个春秋,经他手里修复的数千台矿用设备仍欢快地运转着。

40出头的郭建设曾先后干过掘进、采煤等工种,还当过绞车司机。自1983年从事机械检修工作后,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这位来自铜川的汉子性格豪爽,靠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凭着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以及对工友的关心与厚爱,竟使繁重单调的机修工作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夏日里,光着膀子抡大锤,汗流浃背;冬天里,他那双绽裂血口子的双手沾满了油污,就这也没有影响工作,同事们都称为耐磨老“锅”。尤其是在今年8月参加T型棚“再生”钢梁的整形修复会战中,他用双手几乎脱层皮的代价,整形修复严重变形的T型棚700多根,从废品堆里为矿上捡回17.4万元。

当时正值八、九月份,38℃~40℃的高温,静坐的人都会冒汗,何况面对自己挖坑盘建的火红炽热的地炉,再将大部分严重变形扭曲的T型钢梁加热烧红,再进行整形修复。对此,郭建设没有退却,他与工友每天守在地炉旁,抬着烫手钢梁来回穿梭。那些日子,他们每天只能光着膀子在露天里干活。老郭风趣地说:“这活真是面对烈焰,背朝烈日”。40多天下来郭建设和12位工友几乎脱了一层皮,可794根报废的钢梁却在他们手中得到了“再生”。之后,在他的带领下整形修复压马矿车16辆,用废旧钢材自行制造加工运料矿车26辆,缓解了矿上运输车皮周转紧张的被动局面。

几年来,就是这样凭着顽强的干劲,不懈的追求,耐磨老“锅”硬是为单位检修出近百万元的各类矿用设备,保障了生产一线的正常所需。正是因为他突出的工作表现,曾先后荣获局级“四有职工”称号2次,矿级“先进个人”称号3次。面对众多殊荣,老郭只是习惯地眯着眼一笑,可那笑里既包含着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也蕴含着对车间和矿区发展与壮大的信心,更包含着对今后美好生活的热切祈盼。 (翟贵忠 张红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