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生活广场 何谓快乐 散步让我获益多多 冬季保健膳食谱 环肥燕瘦自然美 图片新闻 大便之后勿忘瞧 这里山花烂漫 不用花钱的“天然感冒疫苗” 冷水脸、温水牙、热水脚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生活广场
04

这里山花烂漫

——记前进中的安康市汉滨区潭坝乡卫生院

在崇山峻岭深处,在巍峨挺拔的牛角山下,在明净的马河之旁,在鸡犬猪羊处处相闻、烟村八九家,炊烟伴野鹤的潭坝镇边有一玲珑精致的好处所——潭坝乡卫生院。多年来在这“地无三尺平”的弹丸之地上,潭坝人劈山掘土,因势造型,建起了亮丽的、布局合理的、环境优美的、颇具山区特色的医院。该院始终坚持执行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千方百计提高医院职工的整体素质,加大卫生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代,加强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地方病、传染病、食品卫生的预防和管理,扩大医院规模,购置先进医疗设备,保证了全乡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健要求。全新的理念,优质的服务不但获得人们高度的好评,而且连续三年被汉滨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成为深山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一朵洁白的山花。

潭坝乡卫生院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注重建设专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院领导深深懂得:科技兴医,人才为本;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改革的滚滚浪潮中,在医疗系统良性竞争相当激烈中,人才尤其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获得人才,卫生院根据本院实际状况,采取了“派出去+自学”的办法,先后选送了多位优秀医护人员到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影象、普外手术、妇产科、检验等专业。要求在岗职工利用工作之余,加强业务学习,并制定了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制度。这样不但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配套设施业务的开展,还达到了知识更新,紧跟世界医学发展的新潮流。加强医德医风作为院内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效益作为卫生院工作的最高准则,做到时时、事事、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以病人满意为准则,为患者提供文明、优质、快捷、满意的服务,医德医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收到了种玫瑰得花的效果,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开拓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迅速成长,技术力量也日渐雄厚,为卫生院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省、市、区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卫生改革。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益改变态度为核心,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进行分类设岗,核定卫生院内设机构和岗位人员编制,实行全员聘用制,按照“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卫生院与岗位人员签定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聘期为二年。这样就彻底打破了行政职务、专业技术终身制,由身份管理转向了岗位管理。同时加强聘后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采用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审,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作为续聘、晋级、分配、奖励和解聘的依据。同时还建立了“解聘”与“辞聘”制度,对违犯医院规定,不履行合同,严重失职,渎职或违纪者,年度考核不及格以及被患者投诉三次者,将被立即解除合同。不断加大和完善分配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在总结过去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将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按业绩、工作效益、岗位等指标确定工资,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原则,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了职工当家理财意识和科室成本核算。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力的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进展,使卫生院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潭坝乡地处深山密林中,不但人口居住分散,而且交通极为便利,全乡20多个村零星的分布在沟、梁、山洼中。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相应的人们卫生防疫也就较差,有关这方面的工作也难搞。但是潭坝卫生院硬是靠着一种精神,凭着一股干劲,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个胜利。全院职工特别是防疫专干,积极组织各村防疫人员进行反复研究,针对各村不同的情况,制定防疫计划和措施,走乡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不但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与调查摸底,还定期进行防疫工作的督促与检查,按时完成了区防疫站下达的各项任务,全年人口出生建立率100%,全年六次冷链运转基本达到一苗一训,一查一小结,仅2002年全年四苗接种2069人次,全国第十次第一轮强化免疫完成602人次,各接种率为90%以上。同时卫生院积极配合防疫站对全乡辖区内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进行体检和办证工作。加强环保整治,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帮助农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潭坝乡卫生院是大山中圣洁明艳的一朵山花,她几番风雨,几度春秋,沐改革之春风,乘西部开发之机遇,在长期的孕育之后,将会大放异彩,那时,这里山花将更加烂漫。

本报安康记者站 唐登林 杨 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