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
路树林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所谓诚信,就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诚信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一个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的国度,必然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得不到有力支持和保障。我国是一个重诚信的国家,传统道德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中,诚信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社会道德实践中,我国形成的重承诺、守信用的道德传统,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诚信仍然是调节人际关系、规范经济秩序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
市场经济是以诚信和法制为基础的信息经济。会计则是全面计算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信息系统,是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前提和基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能够支撑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反之,则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带来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人员的诚信与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越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诚信问题日益突出。无论是1993年的“长城公司”非法集资诈骗案、1997年的“琼民源”虚报收入和利润案、2000年的“银广厦”伪造购销合同、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还是其他形形色色的逃债赖帐、商业欺诈、合同欺诈、假账和假报表等现象。不仅大大增加了经济活动成本,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而且造成了国家和人民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地干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会出现局部范围的诚信危机呢?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常常表现为对诚信意识的背离。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人们的求利心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假设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社会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或小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当人们长期受限制的求利心理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后,一些人便置良心与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经济生活中的欺骗现象、不诚实守信现象渐渐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蔓延,这是导致人们对诚信意识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我国几千年封建专制长期扭曲了诚信意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诚信。然而,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民众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险恶的生存环境,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真实诚信却常常吃亏、遭殃。这些都是社会诚信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三是道德教育的简单化。道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为人之道。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对德育教育很重视,但往往过于简单,结果容易忽视个人道德的完善。
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针对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遵循道德体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找准着力点,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建立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让诚信成为诚信者的“通行证”。
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将会计职业道德写入了法律条文。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提高到了法律规范的高度,明确要求“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这一条规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会计人员需要遵守的会计职业道德。同时,《会计法》第四十条又规定“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因不遵守职业道德,情节较轻者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触犯刑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终身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另外,《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这个突出问题,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2001年分别视察了沪、京两地的国家会计学院,先后作了“不做假账”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题词。这是对全国各条战线上会计工作者殷切希望和极大鞭策。
社会呼唤诚信,道德呼唤诚信。让我们牢固树立起“社会诚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依法办事与保守秘密。积极投身诚信道德实践,为建立诚信道德大厦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