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10日
综合新闻
02

给民工兄弟一个美好的明天

11月22日下午,“民工同志”当代艺术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展览中的一部分“和民工在一起”行为艺术展引起关注,200名民工裸露上身在100多平方米的展览厅里展示行为艺术。组织方称,希望免费的展览会引起人们对民工现象的关注。用民工裸露上身的行为艺术来表达一种情感,组织方希望通过种种细节使参展者感受到民工的生存状态。这对于懂或不懂行为艺术的参观者来说,都能直观产生对民工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这样的行为艺术展无疑有利于唤起社会关注民工生存状态的共鸣。

我们看到,年底将至,有关民工的新闻又多了起来,多是民工工资被拖欠。2002年至2003年年底,仅北京市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群体事件35起,涉及7000人,拖欠金额达3800万元,人均被拖欠5000多元。同时,截至目前,北京市竣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累计已达30亿元。对于全国来说,情况可想而知。

然而,年终拖欠民工工钱,只是民工生存状态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目前,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已达1.5亿人,在县城以上城市就业的民工约为9400万。许多民工来到陌生的都市,处在社会底层,是城市最无人关照的弱势群体,如果其利益长期得不到保护,加之在就业、教育、户籍等多方面歧视的存在,必然会使他们形成对社会整体的情绪对立。长此以往,我们可能要付出大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工问题已到了从整体上予以关注和解决的时候了。

可喜的是,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重视农民进城务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方面已经做了不少事情。有些地方还对劳务输出人员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劳务纠纷,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许多农民工反映,只要政府重视了,事情就能管好,他们就有了盼头。我们相信,有了具体政策指导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强化执法,保护农民工的问题将不再成为社会问题。农民工终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沈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