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了让“失散”的劳模早日“回家”
咸阳市百人千里觅劳模
本报讯 由于时间的变迁、居住地名的更换,加之本人职业的不稳定,咸阳市有三位全国劳模多年与工会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让这些“失落”在民间的劳模早日“回家”,今年下半年,咸阳市从工会干部到乡镇村组干部有近百人,不辞辛苦,行程千里,最终将失散的劳模找回。
从今年起,国家从财政上每年拿出6000万元用于改善全国劳模的生活,为发放好这笔资金,我省工会系统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对在陕的全国劳模进行认真的摸底调查。咸阳市总工会从省总反馈的劳模档案里发现有三名全国劳模,在撤地建市之前就与工会失去了联系。他们立马向各级民政、公安局及派出所、相关企业、乡镇街办发出了寻找全国劳模的请求。市总工会和区县工会由专人负责此事。于是,寻找劳模的工作悄然展开。
前不久,当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罗部长带人千辛万苦找到老劳模李淑贞家时,她激动地说:“这么多年,组织还未忘记我!”李淑贞于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当时只二十出头,在咸阳市和平公社东方红生产队杜家村(现叫渭城区渭阳街办五庄村)幼儿园做协议教养员,文革前就和组织失去了联系,找到她时连当时的奖章、证件都丢失了。因为她所在村地名不断更换,从和平公社到战斗公社再改为古渡乡再到渭阳镇,先后改了七八次,所以寻找起来就比较困难。工会、公安、街办先后找了半年,罗部长说她为找李淑贞就跑了不下三十次,来回行程在200里。但最终还是把李淑贞找到了。
三原县的蒋积成也是1960年评的全国劳模,寻找到他,证明其身份还是在县上找到有关文字,才确认其劳模身份。他说,为寻找他和寻找有关证人、证据,市县工会干部不知跑了多少次,那份认真劲真让人感动。当工会人员在企业及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找到老劳模张耀武时,他已去世一个多月了。他老年患癌症,生活清苦,为在医院照顾他和给他治病,独生女儿也失去了工作,并欠下七八万元的外债。工会不仅证明了张耀武的劳模身份,还协调当地政府为其报销了4万元医疗费。见到工会人员,她女儿首先哭了起来:“是你们工会的努力才使我父亲享受了劳模待遇,他在天之灵应该感动、心慰,我更为我的父亲骄傲。”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