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以质量求生存 以信誉求发展
——礼泉县阡东棉绒厂勇创集体企业发展新路纪实
礼泉县阡东棉绒厂是一个只有48名员工的集体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对手,企业何去何从,是摆在厂党、政领导班子面前的重大课题。他们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决心以质量求生存,重信誉求发展,走集体企业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在全厂职工会议上党支部书记,厂长赵建国对大家语重心长的说:“改革是企业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才能消除企业体制和管理机制上的弊端,才能从跟本上消除效益下滑,经营不力,管理不善等突出问题,才能使企业的经营体制和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他们面对困难,自加压力,团结拼搏,在企业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推出改革新举措。
一、狠抓业务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阡东绵绒厂是一个自负赢亏的法人实体。是一个以收购加工棉花为主营的企业,兼营果品包装材料的生产、销售、果品冷藏等业务。
近年来,在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他们捕捉信息、抢抓机遇,做好棉花经营的“重头戏”。在棉花经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他们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进行认真分析,探索企业市场经营的新路子。首先,他们认识到只有转变思想观念、只有抓住机遇超前行动,增强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2003年初,他们捕捉到棉花市场形势有所好转的市场信息,密切注视掌握市场动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他们重合同、守信用,稳扎稳打一个月购销棉花400吨,一部分棉花在当地随购随销;一部分销往无锡庆丰纺织有限公司,共创利税38万元。
阡东棉绒厂领导认识到要增强企业实力,必须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高荣昌副厂长介绍说:我们必须坚持“以农为本、为农至上”的服务宗旨。因此他们面对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兴办的果品包装材料公司不仅为提高礼泉县果品质量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子。通过对农村市场的调查分析,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2003年5月底共生产双花梨袋、花黑、三色、专用苹果袋3000多万个全部销往当地和永寿、长武、甘肃、陕北等地。定单一个接一个的来临,现有套袋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厂领导组织全厂职工开展“突击月”生产活动。当时是农忙季节,大家都表现了无私忘小我、顾大我的奉献精神。一个月共创利润5万元,银花牌套袋在市场中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二、健全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
阡东棉绒厂的领导从加强企业管理中要效益,他们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手段,纳入配套的制度形式;他们建立完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对职工用电、小车耗油进行量化指标控制,节源开流,大大降低成本,给企业管理增加了活力,使企业经营活动、管理行为有章可循。同时他们还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成立厂务公开机构,分别由赵建国厂长和高荣昌副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监督机构由厂相关科、室和职工代表组成。公开内容,首先是:经营合同公开,凡大综业务活动,始终坚持群策群力集体决策,民主监督。其次是:财务公开,每季召开一次财务收支通报会,公开经营中资金使用、费用收支、盈亏情况。同时强化职工队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组织职工学习、培训技术人员、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厂领导一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定期做到领导、制度、责任、抽查、奖罚五到位。阡东棉绒厂还成立了“清欠机构”,落实专人对本厂职工与厂方有业务手续的,限一月内由本人负责结清;对外部欠款采取有效措施,想法追回欠款,对不能按时归还的由本人列出还款计划。一月内共清内外欠款15万元。由于他们“守合同,重信用”,近日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三、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
阡东棉绒厂在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不满足现状,继续下大力气进一步在体制和机制上做文章。首先他们在阡东棉绒厂的基础上,组建“礼泉县供销农业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阡东分公司”。新组建的公司与原企业脱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目前,他们正积极办理相关手续,准备挂牌营业。
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厂领导还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对厂区进行净化、美化、改善厂容厂貌,让棉绒厂成为阡东镇的一面旗帜。
赵建国厂长说:我们通过自加压力、深化改革在创集体企业自我发展的新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都是上级领导关怀和全体职工努力的结果,但距目标还有差距。我们决心在前进的道路上再创新业绩! (张俊 卢涛 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