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勇气”号背后的华裔科学家
华人在火星探测的努力中也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除了华裔科学家之外,美国JPL(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华人。
负责火星探测通讯及雷达追踪的沈毓贤、火星计划飞行主任陈哲辉和航空电子部门的刘登凯,都是参与美国火星计划的华裔科学家。
该实验室火星计划飞行主任陈哲辉说,人类在登陆月球后,火星自然成为下一个目标。目前在JPL,来自两岸三地的华裔科学家大概多达300位,每一个人都贡献心力,希望有一天人类也能登陆火星,进行深层探测。
JPL航空电子部门的刘登凯在1997年火星探测太空船“火星探路者”号计划中的角色举足轻重。他当时负责“火星探路者”号的定位、转向、下降、通讯等自动控制系统。至今,他记得过去小组讨论每一个计划指令的会议,太空船要做的每个步骤、每个细节,他都了若指掌。
此次负责火星探测器着陆系统总工程师、在中国台湾林县出生的李炜钧负责操控电脑及接受讯号。李炜钧4岁到美国,是喷气推进实验室大力栽培的后起之秀。 (据中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