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还才工程”值得借鉴
湖北省鄂州市实施“还才工程”,把曾在企业干得很出色,被提拔到党政机关工作的一批治厂能手送回原企业,“放龙入海”,用其所长,帮助企业扭亏增盈。此举使该市去年共搞活二十七家困难企业。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效益同比翻番。
近年来,不少地方形成了惯例,把那些经营业绩突出的厂长、经理们提拔到党政部门委以重任,即使党委、政府位满无空,也要设法在人大、政协等部门为其争取一席之地,以示褒奖。如此用心良苦,效果却未必全好。古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可载重,渡河不如舟”。有些人干企业是把好手,从政却未必胜任。这样以来,机关虽然多了一位官员,而企业则少了一位能干的厂长,用人的社会效益就大大降低。
这种现象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官本位的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官职似乎成了衡量一个人地位能力的唯一尺度。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个没有行政级别的企业家无论有多么出色的才华,对社会有多么大的贡献,他仍是一介草民;而一个格次级别再低的干部,也称得上是一方官员。于是乎,就出现了对于各行业的人才奖励一顶“乌纱帽”的社会现象,且不管它适合与否。
愚以为,奖个“乌纱帽”并非真心爱惜人才。倘若真心爱才,那就该为其提供一个足以能发挥特长的天地,并按照贡献大小提高其经济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因此,我们应该借鉴鄂州市的“还才工程”,放龙入海,助龙弄潮,使各行各业的人才都能在具“用武之地上”发挥作用。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