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12种有价值的国有股减持方案
为了解决股权分裂问题,争取多赢局面,我国许多专家对国有股减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约4000多个减持方案。中国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认为,有价值的方案主要有12种。
(1)向A股市场配售方式
在A股市场,将国有股向新老股东进行配售,在确定配售价格时,首先确定一个下限基准价,该价格以略高于净资产值为宜,然后通过对战略投资者及一般法人网下竞价的方式确定最终配售价,最后以该配售价上网对二级市场新老股东配售。配售过程中,采用相同条件下老股东优先,流通股东优先的方法确定配售对象。
(2)定向认股证+配售方式
具体操作模式为,上市公司根据待配售国有股总额与有权参与配售的原股东所持股份总额的数量比例关系,确定一个配售比例。再根据所持股份数,按照这一比例向有权参与配售的老股东发放定向认股证,认股证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在沪深两市上市流通,这些认股证的持有者有权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定向认购该上市公司的国有股。
(3)上市公司回购国有股方式
国内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回购价格以每股净资产除以一个系数为宜,该系数为国有股当初发行时的折股比率。例如:股票S发行时每一元国有资产折股0.67股,现在每股净资产为2元,则其回购价为2/0.67;2.99元。
(4)大型国有投资公司买进国有股方式
投资公司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即股票质押贷款、国家以出资人身份给予投资公司的一定量的启动资金及成立由投资公司负责管理、专门用于减持国有股的若干投资基金等。目前我国国有投资公司超过60家,总资产过百亿的近十家。
(5)将国有股转让给社会保障基金持有方式
可考虑先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剥离给社保基金,并允许其有计划地在二级证券市场出售。
(6)将国有股转让给新设立基金持有方式
此办法有些类似于香港盈富基金的运作办法。基本设想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交由国家批准成立的独立投资机构持有,该机构以此为担保发起设立基金,通过发行相应的基金单位来获得资金,购买国有股,从而实现国有股东从上市公司中退出,以国有股为投资标的的基金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
(7)缩股流通方式
缩股流通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国有股以市价/挣值的比例折股卖出;另一种是按照发行之初公众股的溢价倍率和国有资产在上市时的折股比例进行缩股,然后转让。
(8)股权转债权方式
具体来说,国有股通过资产评估和一定的法律程序,直接变更为国家对股份公司的债权。这样,通过股权换债权的途径,国家逐步从股份公司股权中退出。
(9)协议转让方式
国有股东以协议方式向其他法人机构甚至个人转让,转让后的股份仍暂不上市的途径。由于国有股协议转让不涉及上市流通问题。
(10)发行可交换债券模式方式
由股份公司的母公司或国有股东发行到期可交换国有股的公司债券。发行的可交换债券可以在发行结束后在二级证券市场流通。
(11)国有股权的相对退出方式
国有股的退出包括相对减持比重的方式,包括国家股东放弃配股权、股份公司向社会公众或者非国有企业和机构定向增发新的股份或可转换债,新发行或增加发行B股、H股等方式,相对降低国有股的比重。
(12)对B股市场进行配售的方式
主要针对已经有外资股、准备发行外资股及允许境外投资者介入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