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05日
头版
01

要“强化”不要“墙化”

最近,笔者走访厂矿一些地方,发现厂矿办公室被各式各样的牌子占得满满的。这些牌子中,有关于厂务公开的,譬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厂务监审小组、职工议事小组等等。这些牌子多数是用电脑打印,铝合金装框而成,挂在墙上很“洋气”,也很显眼。从中看出,这些地方强化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态度是积极认真的。

但是,笔者也听到一些厂矿干部这样感叹:“上边下达的任务多得很,再这样做下去,领导小组的牌子只好放在家里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不从现实需要出发,不管必要性多大,事无巨细,一概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制度事项挂牌上墙。对此,基层厂矿单位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服从。

将厂矿、班组的一些人名罗列到牌子上,加上“责任人”、“实施人”、“目标措施‘等名号,这种多而滥的“墙化”现象,负面效应实在不小。首先,这些“墙化”牌子的费用厂矿干部不会“埋单”。一块牌子少则几十元,多则百元以上,积累下来这笔开支煞是惊人,无形中加重了企业负担。其次,这些“墙化”领导小组之类的牌子,造成“文山会海”,由此产生大量的文件、会议、检查、验收,耗费了人们的精力和时间,正常工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一些厂矿干部受“领导小组”的牵制,忙于没完没了的会议、堆积如山的材料、热火朝天的迎来送往、接连不断的参观检查,很少关注“墙化”牌子上写的内容。其三,墙化上领导小组牌子一般都有是厂矿“一把手”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部门参与太多,其主体地位反而削弱。责任人身兼数职,导致责任只在“墙化”上“存活”一段时间,部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工作效率。对那些在墙上的“领导小组”之类的牌子,职工气愤地说:“这叫墙上画马不能骑,镜中烧饼不能食,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墙化”现象这股风兴于基层,但问题的根子还在上头。实事求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好作风,因而上面也须减一减那些空事、虚事、浮事,对多而滥的“墙化”牌子认真清理,勿再让“墙化”泛滥。

(范德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