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记者节后探访劳务市场发现
七成多打工者不愿进职介所
春节刚过,各地的外打工者已纷纷涌入西安。记者在文艺路一带的马路边发现许多衣着简朴的农民工焦急地等待着被雇佣,一有雇主过来吆喝一声,他们立即围拢上去揽活计。当记者询问他们为何不到职介所去找工作时,他们的回答竟然是:“职介所里难找工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
这个答案是记者所未料到的,为了弄清缘由,记者不得不装成一位雇主和他们谈起“生意”。在攀谈中,一位来自陕南的农村小伙儿向记者讲述了他在劳务市场受骗的经历。去年十二月份他曾在西安一家职介所登记,想找一份厨师的工作。在交了10元钱的中介费后,工作人员告诉他南郊某单位需要一名厨师。于是他兴冲冲地赶去,但该单位却告诉他根本就不需要厨师,也从未在这家职介所里发布过任何招聘信息。他说,从那以后他再也不相信职业介绍所,也再没进过任何一家职介所。还有一位从渭南来的打工妹告诉记者,和那位小伙儿相比她更惨。因为职介所介绍给她的用工单位根本就子虚乌有。害得她花了不少冤枉钱。许多打工者都表示,他们宁愿在马路市场躲躲藏藏地讨生活,也不愿再被职介所欺骗。“我们挣钱太不容易了,不敢把血心钱胡撂!”这句话,他们每个人末了都会说一遍。
业内人士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据调查了解有七成多的打工者不愿到职介所找工作。针对这一现象,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一些职介所也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弊端。例如,缴费问题。他们指出劳务市场的职介机构本身就带有公益性质,所以不应该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针对目前市场上对务工者需求量大而黑职介又猖撅的状况,正规职业介绍所不妨采取减免中介费的方法,用以吸引更多的务工者进入止规职介。冉比如,有些正规职介所也有发布假信息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有发布假信息的职介所严惩重罚,绝不能姑息,以更好地维护务工者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职介所是沟通用工单位和务工者的桥梁。如果这座桥梁结构稳固,质量过关,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就像一位打工者说的那样:“什么时候职介所能真正为我们服务了,我们也就乐意到那儿去找工作了。谁愿意整天提心吊胆地在马路上揽活,让市容赶”。
记者和广大农民工一样,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早点到来。
■实习记者 李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