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婆辣得很
口文/杨宏章
老夫山东人氏,早就知道陕西姑娘不对外,可一不小心还是找了个西安老伴。哪个男人不希望妻子百依百顺,温柔似水,然而她偏偏辣得心疼,倔得要命
有人说,男女双方不结婚不会有真正的了解,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相识一年多,虽不是晴空万里,却阴雨极少。不料走到一起没几天就电闪雷鸣。大丈夫家庭顶梁柱,我主动承担买菜买粮重任。第一次买了三根拃把长绿莹莹带刺的小黄瓜,等待夫人夸奖。可两天过去都快蔫了,除我吃一根,她一动未动。我问何故?她说够谁吃的!她立时买了六根尺把长的大黄瓜,一下就“消灭”
三根。嫌我太小气,采购的大权从此被夺。她以“多而剩”取代了我“少而鲜”,冰箱塞不下,剩饭顿顿有。
从前我是做饭一把手,组成新家,本想大显身手,谁知没干几天,她就叫我下岗。理由很简单:没味!我想这样做饭养的儿女,才会健壮聪明,自然不服气。她一占锅台,以辣为纲,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青辣子,红辣子,辣子面,炸辣子,辣子油,辣子酱,生姜,胡椒,花椒,应有尽有,摆满锅台。菜、汤里全有辣,这把我从书上学到的饮食合理,要清淡,八成饱,全部冲垮。为了身心健康,我毫不示弱,对辣椒严防死守,凡带辣椒的饭菜汤一律绝食。
她特看不起“河南担”。所以我老家离河南近,也受到“株连”。我说的一些话,她往往以为是河南话加以抵制。买东西我爱说贵贱。她生气地说:什么贱贱贱!西安人谁说?是便宜。下雨了,我常说:下紧啦!她挖苦道:什么下紧啦,你用绳子捆紧啦,是下大了。我教过高中语文,“豆腐干”常在报刊上露脸,好为人师,可人家就是不买帐。我搬出《现代汉语词典》与她论理,甚至大讲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多义词,而她以西安话为标准,一概不听。文人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好自嘲:对牛弹琴;一笑了之。
她口辣心不辣,对我饮食的“毛病”,充分关照。她手艺高超,味道好,我自愧弗如。我爱吃的肉蛋肝,她一口不沾,却对我保障供应。我享受的是地主生活,她只吃辣子炒拌的蔬菜,甚至咸菜,像我的女佣。她得意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好像有一种成就感,使我感激涕零。
我说她辣,是吃的辣,生冷硬倔,说话辣。她不会细声软语,柔情蜜语,不会夸人讨人喜欢。我常戏谑她:当不了老师,不会激励学生,只会“培养”懒人,自己受累。她的身材健美,钩住了我的心;她的善良爱心,赢得了我的心;她的忠厚诚信,拴住了我的心。她刀子嘴,豆腐心,做的比说的好,判若两人。
现在我俩的养生保健之道,逐渐统一。原来她爱秦腔,我爱豫剧,各看各的,现在能共同观看,说长道短。她垄断了采购做饭,我则刷锅洗碗,拖地擦桌,两人其乐融融。现在她也能容忍我读书涂鸦发呆(构思)。我常窃笑,我挑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好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