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19日
第3版
03

薄熙来的商务思维

薄熙来在辽宁工作的这些年,质疑和争议始终伴随他左右。

辽宁一位记者用“一个喜欢,两个不喜欢”来评价薄熙来:“这个人做工作特别细致,特别务实,常有精彩的语句出现,所以很讨公众喜欢。但他不擅长理论,所以专家不喜欢他;他还工作太细、要求太严,所以下属不喜欢他。”

争议来自与众不同。《中国企业报》记者王世安回忆说:“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反题词’,另外一件是‘半夜机叫’,这样的一些措施是其他领导想不到也做不到的。”

“反题词”是说,薄熙来在大连当市长时,某经营不善的宾馆请薄熙来题字,薄熙来落笔:“管理混乱,每况愈下。”

“半夜‘机’叫”则是说,薄熙来总是深夜抽查主要干部,问问工作情况,让干部们晚上不敢出去应酬。大连流传的一个故事是,一位局长晚上没接电话,薄熙来第二天让秘书把这位局长“请”来,问其为何木接电话,答曰已经睡觉了。薄熙来说,看来工作压力不大,那多给你任务吧。

就任省长之后,薄熙来依旧要求省政府的工作人员晚上11点前不许关机,他会随时抽查。

更多的争议是对薄熙来主政大连期间对大连城市形象的改造。大连每年在城建上的投入费用约百亿,其中部分资金来自于公务员的扣发工资。很多人认为这是“形象工程”、“搞政绩”。而即使是大连官员内部,对此也颇有意见。

但薄熙来却比较执著。“市长经营城市!一靠良好的环境,二靠吸引外资。环境加外资,就能发生化合反应,城市就能增值。”他这样表明自己“经营城市”的理念。

事实上,大连之后的发展或多或少印证了薄的见地。有“大连后花园”美誉的星海广场最初只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改造仅前期就需要投入10亿元以上的资金。一些政府官员并不支持,方案在人大也受到了批评。但在薄熙来的坚持之下,占地2.4平方公里的星海广场建成后,随着周边设施的完善,地价直线攀升,高达40多亿元,政府先期的投入资金全部收回。

也有人批评薄熙来。他们说:“薄熙来是个特别聪明特别能干的人,但就是做事情太霸道。”

辽宁大学老校长冯玉忠曾和薄熙来打过多次交道:“他思路比较超前,许多举措一般人初期都不能理解,所以依靠个人的绝对权威去强力推动也是必要的。”

冯玉忠回忆说,1987年,薄熙来还在金县当县委书记时,冯玉忠带着辽宁大学的百人考察团去大连考察,薄熙来邀请他去当时一片荒芜的金石滩。薄熙来指着荒地对冯说:“几年后,我把这里变成国内最大的旅游度假村。”冯玉忠心里嘀咕:“这不是想人非非嘛。”然而多年后,当金石滩真的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旅游度假村时,冯不得不叹服:“我的思路一般还是比较超前的,但事实证明还是不如薄熙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