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23日

陕西工人报综合新闻 道路施工好事何时能办好 努力推进道路运输跨越式发展 让人欢喜让人忧 中日友好书法联展昨日举办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2版:综合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综合新闻
02

道路施工好事何时能办好

一个城市面貌的主要体现者是建筑,而道路对于增添城市的风韵,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西安市政府投资80亿元巨资,用于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全市仅立交桥工程就有19座,建设年把西安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毫无疑问,这些道路的拓宽,对西安市的交通状况、城市环境、整体形象和容貌的改变都将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如何把好事干好,却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第一要务。

不透明施工抬高工程造价

民工稀稀拉拉,机器停在一旁,天没黑就收工,半幅路车排成长队,工程一干就是半载,还没完工又重新挖,叫人如何理解,然而这就是眼下许多工地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造成如此施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这些工程不少都没有招标,有的招标没公开。市政部门有了工程项目先圈起来,也不急着干,反正钱少不了,管你什么市民出行、店铺营业呢!二是工程面过宽过大,多点开挖,资金一时无法到位,于是也就组织不起有效施工。三是缺乏全面长远规划,科学施工。如咸宁东路,一修就是好几年,刚说路畅通了,又扩修咸宁东路浐河以东路段。又一两年过去了,刚说畅通了,却又要重修浐河大桥,这“一封一堵”又得半年。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像朝阳门、西门等立交桥工程,让中铁一局、二十局等单位承建只是几十天的事,可市政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工期拉长,工程造价自然水涨船高,虽然拉动了GDP的增长,但对消费、商业、市民生活造成的损害更大,所以这种GDP增长是无意义的。

“无效建设”浪费惊人

西安市西郊一位市民统计过,从2000年至今,大庆路被先后挖开不下六次,一会是铺光缆、一会是热力管道、一会是天然气管道、一会是积水改造,路旁一会是水泥、一会是方砖、一会是地砖,今天是菱形图案,明天又是圆形图案,他形象比喻应该给道路安上拉链,随时都可以拉开合上。

不间断、无节制地“折腾”城市道路,反映出西安市“无效建设”的频率。

近年来,针对西安市场出现的内需不足问题,西安市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入大量资金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拿钱投入,企业承担工程建设,企业运转了,工人有活干。企业用利润购置新设备,扩大再生产。工人用工资进行消费,政府反过来再从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消费中收取税金充盈财政。这个过程在经济学上称作“乘数效应”。但无效建设却让这个效应打了折扣。

经济学家算了这样一笔账:无效工程挤占了有限的资金,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为弥补开支不足,政府势必要加重税收,增加从老百姓手里吸纳国债,这又减少了企业和个人的可支出资金,引起公众消费和社会投资不足。反过来政府又损失了税源。这在客观上抑制了内需。这也正是西安市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而内需却仍然不足的原因所在。

谁为市民着想

2月份,西安市共发生交通事故422起,死亡59人人,伤216人,直接经济损失153.73万元。与上年度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5.62%、死亡指数上升51.28%、伤人指数下降3.14%、直接经济损失指数上升32.87%。交通警情的恶化到底与目前的道路施工有多大关连,似乎还没人考证。但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却是显而易见的。

据了解,近期由于道路施工,北门、西门、华清路、朝阳门、长安路、小寨什字等路段都已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许多公交车因此临时改线,运行时间和间距变得难以保证,人们乘车经常得等半天,加之许多车站设的临时站牌太简单,乘客搭错车或搭反方向的现象时有发生。

原来,1元车票坐公交车就可到达的地方,现在两三元车票还得走上一段时间,多花的时间、精力、金钱,谁赔!说到赔偿,施工路段店铺的损失更大,而且没有人能给他们一个准确的完工日期,在保护私有财产已写进宪法的今天,他们的私有财产谁来保护!

毫不夸张地说,高密度、大范围、长时间的集中道路施工,已经扰乱了西安市的正常秩序,而因为不规范施工和有些部门对群众利益的漠视,使得它对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破坏性更厉害。而由于好事没有办好,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必会打折扣。 文/刘公望 图/柳影 郭玉军

放大 缩小 默认